第一百零五章 虞洽卿[第1頁/共3頁]
虞洽卿不覺得意道:“誌清是我的結拜兄弟,既然伸開了口,你就代我拿上三萬大洋給他。”
說罷,他收起電文,朝著公寓快步走去,陳立夫緊隨厥後。
來的青年搖了點頭,走到男人身邊時從口袋裡取出電文,遞給男人道:“兄長你看完就曉得了。”
“兄長,叔父來電。”
陳立夫道:“兄長你想蕪湖是甚麼處所?”
陳果夫猛地轉頭,語氣衝動道:“李伯陽身處安徽敵穴當中,正需求我們儘力幫忙。一旦天下有變,地控南北東西的皖南便有鼎助天下的才氣,向東可順江而下攻江浙兩省,篡奪江南財稅;向西可直逼吳佩孚老巢,篡奪武漢威震中原;向南則可使孫傳芳腹背受敵,構成前後夾攻之勢。試問這豈不是你我兄弟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候麼?”
陳立夫不解道:“甚麼功績。”
名叫果夫的男人點點頭,走到書桌前拿起一杯溫茶大口喝掉,放下茶杯道:“蔣校長唆使我們要在一個月時候招募三千兵士,兵員必然要精挑細選。”
虞洽卿非常欣喜道,想客歲時蔣介石還在買賣所中投機度日,現在卻已經成了廣州舉足輕重的大員,他作為結拜兄弟,也是很有榮焉。
陳果夫想了想,猜疑道:“蕪湖不就是商埠麼?可也並非甚麼軍事名鎮呀?”
時節在蒲月十三,此時恰是入夏的時候,上海的氣候已經非常酷熱,公園樹蔭下,一名穿戴玄色長衫,國字臉寬額頭,鬍子颳得發青的男人靜坐在長椅上,微仰著臉打量著頭頂的梧桐樹。
“皖南……”陳立夫本是才情敏捷之人,他略加思考,麵前忽的一亮,他猛地想起前清巡撫馮煦給慈禧的奏摺中寫過的皖論:“論全皖陣勢,約分三路:南路界連浙江、江西諸省,山深菁密,土客混居,又扼長江入皖衝要。所駐之蕪湖,華洋互市,談判事繁,實徽寧池太廣道主之。北路與河南、山東、江蘇諸省壤地相接,民風刁悍,夙稱難治,實鳳潁六泗道主之。兩道均兼關務,皆為兵備道。此按之新章,無庸議裁者也......”
陳果夫在趙澄誌走後並未急著解纜,他緩緩坐下,心中思考:現在反動軍已經在廣東站穩腳根,李伯陽的大名他聞名已久,季陶叔父從廣州回到上海後在他麵前不止一次講過他的事蹟,固然年紀隻要十八歲,可已經是能征慣戰的老將了。
麥琪路與白賽仲路轉角處,這裡是一座由蘇商新建的公寓,請的是德國的修建師,係鋼筋混凝土框架佈局的十層公寓,據稱可抵擋榴彈炮口徑下炮火轟炸。
“有甚麼功績能比得上北伐,自古由北向南同一者易,由南向北攻伐者難。”
男人進了房間,一個梳著偏分髮型,打著髮蠟的長衫男人轉頭一瞧,含笑道:“果夫,蔣校長的唆使你曉得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