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議使[第2頁/共4頁]
“王爺,快將臣妾放下,不然明日必被禦史彈劾!”朱淑真窩在王爺的懷裡,羞得抬不開端,小聲說道。
接著選中殿中侍禦史秦檜去當副使,可他現在是主戰派,以為“是行專為割地,與臣初議衝突,失臣本心”,因而連上三章,終究推讓掉這個屈辱的差事。可這事兒得有人去啊,因而趙桓派尚書左丞王寓、康王趙構作為媾和使,去金營構和如何“以三鎮換戰役”。
宋有“宰執”這一提法,是宰相和在朝的合稱。宰指宰相,隻限於同平章事、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和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蔡京調劑官製後,稱太宰和少宰。副相包含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與樞密院正副長官,合稱“在朝”。
王寓也不肯乾這賣國的活動,以去官回絕受命,趙桓就將他貶了官,而這一次康王趙構也因為大哥的薄情寡義,冇有了上回那樣慷慨請命的激憤之情,他極不甘心再去做人質。趙桓固然給了他很厚的犒賞,他雖不敢公開順從號令,但藉口要做籌辦,磨磨蹭蹭地就是不肯出門。
有的臣子曉得這一點,並操縱這一點從天子那邊獲得好處,不懂這一點的人,越是才氣出眾、功勞卓著,就越是為天子所忌。恰好趙檉不是這類脾氣的人,他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貨品,你讓我不爽我就不讓你痛快,趙桓想聽幾句恭維表示臣服的話,可他就是不說,三句兩句說到趙佶身上,他要去給父母存候。
前些日子,陳過廷保舉宗澤前去媾和。這宗澤大師都熟諳,他曆任處所官,勤政愛民,政績斐然,趙桓便同意了。可他不曉得的是宗澤本性剛正不平,與世不諧,多次頂撞下級,不容於同僚,是以隻在處所為官,並且此人很‘壞’!
趙桓本就忌諱彆人打仗老天子,當然對兄弟們防備更嚴,天然不歡暢,因而飯也不管了,讓他去拜見皇後,然後接自個媳婦回家,明天一早到樞密院報導,連假也彆歇了,頓時正式上班吧!
“臣妾怕是在做夢,醒來又是一場空,怕有一日王爺棄我而去,再難相見!”朱淑真又往王爺懷裡縮了縮輕聲抽泣著說道。
“放心吧,今後我們再也不分開,決不會丟下你!”趙檉用力摟了摟懷中的美人慎重地說道,朱淑真看向王爺用力點點頭笑了。
前幾年趙佶令天下各地都要建神霄萬壽宮,但他又不出錢,全讓處所自籌,宗澤公開上書抗議,最後當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抗議無效,因而他為了減輕百姓承擔,偷工減料建了座豆腐渣神霄萬壽宮,遭到除名編管的懲罰,今後退隱東陽,結廬山間。要說陳過廷也夠壞的,把這麼小我保舉給皇上去當和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