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江淮戰事(三)[第1頁/共3頁]
“東翁,他們在亳州和張樂行打了一戰,倒是各有勝負,勝保的三萬雄師已經漸漸地將他們攆地南下了。有些小股的撚賊故鄉難捨,已經本身偷偷地散了。”
聽了標兵的稟告,僧格林沁趕緊命親隨翻開河南安徽輿圖,瞧了瞧固陽縣的三河尖鎮,又聽得潁州知州在邊上先容“豫、皖之交水陸衝途,火食輻湊,淮、汝彙流,又是商貿堆積之地,大帥,如果三河尖有失,淮河以南的局勢又要壞了。”
“但是聽聞朝廷的蒙古王爺正在潁州駐紮……”
武雲迪聽了柘城知縣祝塏的稟告,點了點頭,讚成地點了點頭,“知縣這團練籌辦的極好,另有馬練總,”瞧了一眼邊上紅臉的高壯男人,“僧王也曉得你們的差事辦的極好,現在僧王雄師已經到了安徽,你們在河南的任務倒是冇有減輕,現在本官來了你們這邊,除了是追擊撚賊以外,明天有了機遇瞧見你們,更是要多說一句,切勿輕敵,知縣你的團練雖多,可千萬不能輕敵,這是皇上親筆寫給大帥耳提麵命的!統統以平靖處所,練習好團練為上。”祝塏和馬大德聽到是皇上的號令,趕緊起家轟然承諾。
“恰是,如果潁州府你再派人出去布些流言,恐怕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更要軍心擺盪了。”僧格林沁淺笑點了點頭。
鹹豐四年仲春二十八日,撚軍7、八千人自縣東南出境,一舉擊敗署臬司牛鑒所帶領的清軍。總辦團練祝塏(柘城知縣)堆積柘、鹿、永,夏、睢、寧等縣的處所團練二萬餘人彈壓撚軍,撚首宋書太、周保善、方鐵甲等人被捕殺。鹹豐四年四月月朔日,祝塏集結歸德、柘城,鹿邑、永城、夏邑、睢縣、寧陵等縣二十萬團練鄉丁“會哨”(即亮兵),再次向撚軍請願。團練練總馬大德選精乾鄉丁隨清軍“圍殲”撚軍。
八月份節近中秋,但是秋老虎殘虐,氣候還是悶熱的緊,在健銳營的營帳當中更是密不通風,柘城知縣祝塏和鹿邑縣團練練總馬大德已經熱出了一身大汗,瞧著端坐在中間的武雲迪八風不動,倒是擦汗也不敢擦。
三河尖扼淮河水運要道,三河交彙,水運發財。自古以來商賈雲集,水運暢達,盛極一時的古三河尖鎮曾是聞名豫、鄂、皖三省的重鎮,是大彆山山貨、農副產品內銷和日用產業品購進轉運的貨色集散地。“十裡河巷桅杆林立,水陸燈火交相輝映”,市場繁華,素有“小上海”美稱。
鹹豐六年八月,僧格林沁在潁州雙河鎮設圍,伏擊撚軍,撚軍不敵,往東退至淮南縣,為竄改勁敵壓境的局麵,避開清軍主力,撚軍首級張樂行按照龔德樹的建議,采納“圍魏救趙”的戰略,率軍向南疾進,在鳳陽府強渡淮河,大戰察哈爾所部清軍,兩邊各有毀傷,轉而向西,朝著六安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