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第339章 有我的曆史不一樣[第1頁/共6頁]
東、中、西三路雄師均遭失利,韓侂冑這才明白他倚用的是一批如何樣的酒囊飯袋,繼皇甫斌以後,鄧友龍、郭倬等也前後遭到居住或安設的處罰,郭倬終因縛送田俊邁而被斬首。蘇師旦以逢迎用兵進拜為節度使,他招權納賄賣將鬻帥的事也被揭穿了出來,抄出金銀財物數量之大令人咋舌,韓侂冑將其除名,安設韶州(今廣東韶關)。
秋高馬肥之時,金軍在東、中、西三個疆場轉入計謀打擊,兩淮還是主疆場。紇石烈執中霸占淮陰今後猛攻淮東重鎮楚州(今江蘇淮安),宋軍搏命恪守,畢再遇遣部夜襲淮陰,燃燒金營糧草,又多次襲擾進圍楚州的金軍,故而楚州久攻不下。仆散揆親率行省雄師進克安豐軍(今安徽壽縣),轉攻*。東線右翼金軍由紇石烈子仁帶領從滁州(今安徽滁縣)一線攻至真州(治今江蘇儀征)一帶,與仆散揆雄師會師,屯駐真、揚之間。十仲春,真州失守,郭倪放棄揚州,渡江南逃,兩淮州縣幾近儘陷敵手,建康、鎮江一葦可航。
吳曦之叛是韓侂冑用人失誤形成的一次大難,直到吳曦被誅的露布送達臨安,韓侂冑才放下了心頭的巨石,本日拜安丙為四川宣撫副使兼知興州。此次平叛,楊巨源、李好義首倡之功最大,但安丙卻在奏報中將首功據為己有。厥後,安丙忌功妒能,先是坐視吳曦餘黨毒死李好義而不加究查,繼而教唆親信殛斃楊巨源而誣以謀亂自刎。蜀中忠義之士無不扼腕流涕,義憤填膺,一時在此民氣洶洶。安丙上奏自求奪職,朝廷怕把他逼上吳曦兵變的老路,儲存了他宣撫副使的要職。
方信孺來回折衝,據理力圖,完顏宗浩沾不到便宜,命令將他關押起來。但方信孺毫不害怕的表示:“拘禁金國事死,屈辱金使也是死,還不如死在這裡!”完顏宗浩無法,隻得放他南歸覆命。南歸以後,方信孺向韓侂冑傳達金方媾和前提,說到第五條時語氣支吾,在韓侂冑詰問下,才慢悠悠說出:“欲得太師頭!”韓侂冑惱羞成怒,連奪方信孺三官,把這位當時最超卓機辯的交際使節貶光臨江軍居住。同時,韓侂冑惱恚地決定“有以國斃”,即把全部國度捆綁在他的戰車上,企圖同歸於儘。這一不負任務的決策,天然引發了遍及的不安。反戰派開端結成了聯盟,代表人物是楊皇後與史彌遠。
中路金軍直逼漢水,宋軍統帥趙淳竟****樊城,龜縮襄陽。樊城既失,襄陽樊籬儘撤。開禧三年大年月朔,完顏匡向襄陽建議猛攻,南宋新任京湖宣撫使吳獵派驍將孟宗政馳援,才得得救。西路金軍前後占據了軍事重鎮和尚原與川蜀門鑰大散關。比起宋軍北伐來,金軍南侵倒是節節順利的。
可喜的是,官員昏鄙,但是不乏忠義之士暗中籌劃討叛義舉。監興州和江倉楊巨源聯絡義士三百人,興州中軍正將李好義與其兄李好古串連了軍士李貴等數十人,籌辦行刺叛賊吳曦。兩項排合,楊巨源和李好義接上頭後,奧妙聯絡吳曦任命的偽相安丙作為內應,安插討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