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第616章 宣政[第1頁/共6頁]
曆代掌管宮廷器用之製作多為少府監所屬官署。而將作監則掌管公用之修建。元朝升將作監為將作院,專司宮廷器用及衣冠服飾之製作。其所轄各種工藝品的作場也是非常繁多的,依其種類分設三個總管府掌管:1、諸路金美女匠總管府。所屬有玉局提舉司、金銀器盒提舉司、瑪瑙提舉司、金絲子局、帶斜皮局、瓘玉局、浮梁磁局、畫局、裝釘局、大小雕木局、溫犀玳瑁局、漆紗冠冕局等。2、非常局總管府。所屬有非常紋繡提舉司、非常織染提舉司、紗羅提舉司等。3、多數等路民匠總管府。所屬有備章總院、尚衣局、禦衣局、織佛像提舉司等。
a、1291(至元二十八年)--1311(至大四年)存在20年;
d、1328(天曆元年)--1334(元統二年)廢罷6年,代替以廣教總管府;
白塔寺是西藏宗教魁首薩迦班智達(薩班)與蒙元朝表、西路軍統帥闊端停止“涼州會盟”的處所,恰是這個會盟,讓吐蕃(現在的西藏)則會正式歸入中國版圖(當時候是在元朝忽必烈掌權期間)。是以,薩班也就成為西藏歸入中國的首要推動者。除了這個汗青事件以外,白塔寺實在還是薩班帶領下的浩繁僧侶傳播佛教思惟的集合地兒,傳聞最光輝的時候有3萬多僧侶居住在白塔寺。
《元史·順帝本紀》記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蒲月“癸未,福建行宣政院以廢寺賦稅由海運送京師”。這還是原在杭州的行宣政院,因為前一年十一月明軍攻陷杭州路,這所構造跟著元官員遷到福州,以是改稱“福建行宣政院”。
宣政院的幾次廢罷:
第四,工藝技術官司之設置非常煩瑣,這是因為元朝手產業發財,有匠戶構造的原因。
元朝官製特性:
白塔寺
涼州會盟
元朝掌管天下佛教事件並統轄吐蕃地區的中心機構。初名總製院,於至元元年(1264)設立,以國師八思巴領之。二十五年,尚書右丞相兼總製院使桑哥,以總製院統領吐蕃各宣慰司軍民財穀,任務甚重,宜加崇異,奏請用唐朝天子在宣政殿訪問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為宣政院,秩從一品,用三台銀印。以帝師領院事。置院使二員(後增至十員),其為父老常以朝廷大臣擔負,位居第二者由帝師保舉和尚擔負。宣政院官屬得自選用,與中書省、樞密院、禦史台併爲元朝四個獨立的任官體係。
總結行宣政院立廢竄改,大抵以下:
e、1334(元統二年)--1367(至元二十七年,元亡)存在33年。
1、元武宗在位期間(公元1308-1311年),對於藏傳佛教非常尊崇,乃至宣政院曾經宣旨:凡俗人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