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重生之最強大亨 - 第110章 截李超人的胡(二更)

第110章 截李超人的胡(二更)[第1頁/共3頁]

“好的!”

增加最多的反而是東南亞,增加了1.8萬套,達到了4.4套,兩冊加起來達到了8.8萬本。

五天下來,《尋秦記》還冇正式對外開售,但是九鼎報業公司卻已經收回去了11.4萬套的小說,兩冊加起來統共22.8萬本。

隻可惜夏禹方纔發財,還冇有觸及地產行業,隻能便宜李超人。

“這兩億三千五百萬的資金,我會陸連續續打進這些匿名賬戶內裡去,第一筆五千萬等下就會打出去,每個賬戶一百萬資金,你把任務安插下去,資金到了頓時脫手!”

但是接下來幾天,又陸連續續有書商來尋求合作,想要進貨,而本來已經進貨了的書商在調查以後,發明《尋秦記》的熱度彷彿很高,也調高了發賣預期,在還冇開售之前又再一次發來訂單。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暴富機遇,並且操縱並不難,夏禹絕對不答應在他麵前溜走!

詳細銷量,就要看明天開端的發賣數量了!

此中,香江本地書商的拿貨數量又漲了1萬套,加上之前的4.2萬套的訂單,統共是5.2萬套,兩冊合計10.4萬本。

實在說實話,即便現在代價被舉高三倍,李超人收買青州英泥還是是穩賺不虧,如果不是夏禹冇有地產公司,他如何能夠會籌算隻撈一筆呢,他完整會截李超人的胡,直接把青州英泥吞下去。

現在,就先要暗中收買,把種子埋下去,比及收成的季候便能夠了!

李超人的崛起史,夏禹是看了不曉得多少遍,宿世李超人的崛起被當作了典範案例,很多學者不斷地研討闡發,隨便在收集上一搜,就能找到各種的文章,比如甚麼“論長江實業的勝利之道”、“華人首富的財產傳奇--李超人”、“最典範商戰包宇剛李超人歸納”等等,數不堪數。

時候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就到了小說出售的那天。

這麼名利雙收的事情,夏禹如何能夠情願錯過呢?如果錯過了,絕對要天打雷劈的!

而九龍倉處於九龍最繁華的黃金地段,按現在同一地區官地拍賣落槌價,每平方英尺以6000-7000港元計算,九倉股票的實際代價應為每股50港元。九龍倉舊址地盤若加以公道生長,代價更是不菲,即便以高於時價的5倍代價買下九倉股也是合算的。

隻要他此次青州英泥和九龍倉的打算先勝利,就會為他賺到以億為單位的資金,那本錢還不是打了滾的往上翻!

……

而青洲英泥公司在紅石勘海一帶具有幾十萬平方的地盤,到80年代,大有可為,為長江實業在八十年代的騰飛助了很大的一把力。

而據夏禹察看,現在青州英泥公司的股價並冇有顛簸,買賣量很普通,這申明李超人還冇有脫手,這是一個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