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夏鎮防線[第1頁/共4頁]
“黃愛卿且慢。”崇禎忙道,“軍中糧草夠嗎?”
“第十二重圓直徑為3600步,沿第十二重圓的圓周需修建75座銃台,相互之間的間隔約莫為144步,仍在虎蹲炮及佛朗機炮射程以內。”
“噢對,朕忘了給你夏鎮防輿圖。”崇禎拍了下腦門又對高起潛道,“高伴伴,朕親筆手繪的夏鎮防輿圖輿呢?”
以是崇禎不吝堆人頭也要守住夏鎮防地。
那麼崇禎的計謀構思也就成為鏡花水月。
說到這裡,崇禎拿長木竿指了一下輿圖上的夏鎮。
“也就是說,建奴要想拿下夏鎮,則不管從哪個方向建議打擊,都要把核心十二重西洋銃台一層層拔掉,並且必須拔光才行。”
“對,用火器。”崇禎點頭道,“朕的假想是如許的,”
“並且建奴進犯任何一個銃台時,不但要麵對劈麵銃台的火力,還需求麵對來自擺佈兩側以及陣地縱深處銃台打過來的炮彈。”
不過崇禎對此早有籌辦,不然打造甚麼黃淮防地?躺平得了。
“五百多個小型銃台,每個銃台留一哨(90人)人馬。”
“銃台的內部平台即為地平線,夯實便可。”
頓了頓,崇禎又說道:“分守銃台的這一哨人馬,30報酬火銃手,30報酬長矛手,其他人則為炮手,設備3門虎蹲炮或者佛郎機炮。”
黃得功扳動手指頭算了一下,終究說道:“聖上,長矛冇有題目,但是按您說的統共需求15000多支鳥銃以及1500多門虎蹲炮或佛朗機炮,這就冇那麼多,各式火銃最多隻能湊出來5000支,虎蹲炮最多150門,佛郎機一門冇有。”
“黃愛卿和諸位請看。”崇禎指著拆開的模型說道,“這便是小型銃台,呈六角星形,外圓的直徑為30步(48米)。”
比如說劉澤清、劉良佐另有高傑等邊鎮,虎蹲炮、佛朗機等重型火器喪失殆儘,火繩槍也是所剩無幾,根基上淪為了安排。
也就是黃得功的軍隊。
崇禎又道:“不過還是要先確保團體成型。”
如許的話就能節流三分之二的兵力。
“沿第三重圓的圓周再修建21座西洋銃台,相互間隔約莫為128步,仍舊處在虎蹲炮及佛朗機炮的射程以內。”
“依此類推往外畫圓,一向畫到第十二重圓。”
“以夏鎮為中間齊截個直徑300步的圓,此圓為第一重圓。”
“銃台核心發掘壕溝,壕溝深5尺(1.6米),寬度則為30步(48米)。”
“聖上。”黃得功忍不住打斷道,“這麼多西洋銃台應當如何佈局?”
頓了頓又說道:“但是幸虧建奴也不會那麼快就南下徐州,以是愛卿帶領十鎮邊軍達到夏鎮以後,儘管先把504個小銃台以及夏鎮的大銃台修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