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726章 一體納糧

第726章 一體納糧[第1頁/共4頁]

因為最大的停滯已經被斷根。

包含高出長江的長江大橋,也是鋼架橋。

這中間有正丁、半丁及餘丁,歸正標準不一。

特彆是南邊的縉名流族,憑甚麼他們仍能夠享用免稅特權?

標準不一就給了征稅胥吏以及有乾係的縉紳豪族很大的操縱空間。

特權這類東西輕易上癮,冇人肯等閒放棄。

當下崇禎又接著說:“如果朕跟你們說,要拔除包含丁稅在內的統統冗賦,隻儲存田稅這一種正稅呢?”

車廂裡的大臣們便又把重視力轉回火車本身。

聽到這話,在場的朝廷大員頓時警戒起來。

“好。”崇禎欣然點頭道,“下次大朝會之時將此稅法寫入皇明祖訓。”

“好一個能夠佃種!”崇禎怒形於色道,“佃種倒是不消交納田稅,但是佃租卻高達五成乃至於六成七成,僅剩的糧食湖口尚且不敷,又哪有多餘的交納丁稅?更何況另有各種徭役的折色,以是老百姓纔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被逼無法纔會揭竿而起。”

鐵路並冇有從八裡橋上過,而是另修了一座鋼架橋。

“臣等附議。”孟兆祥、劉理順緊跟著出列,吳麟征躊躇了一下終究也出列附議。

要想減輕百姓的承擔,體例隻要一個,拔除統統冗賦,隻留正稅,標準也要同一。

乃至就連朱慈烺也是反對的,隻是冇說。

有侍郎言道:“丁稅自商君創建至今已經征收了兩千年,徭役則更陳腐,聖上為何說廢便廢?賦稅乃是國之底子,豈可如此兒戲哉?”

這個成果早在崇禎料想當中,畢竟古往今來的每次竄改都伴跟著血雨腥風,而成果也不必然就是好的。

“此言大謬。”崇禎冷哼一聲道,“國用不敷不是因為稅種定少了,而是因為隻要少地或失地百姓在繳稅,而那些坐擁良田萬頃乃至於幾十萬頃的縉紳豪族卻不消繳一分錢稅,以是國用才日見完善,諸事纔會日見不濟。”

頓了頓,崇禎又接著說:“完稅時能夠直采取糧,亦能夠用銀票完稅,用糧食完稅時一概遵循官鬥,不得用大小鬥,用銀票完稅一概按公價,嚴禁擅自加征火耗,處所州縣更不答應私行分攤,違者嚴懲不貸。”

老百姓冇銀子如何辦?隻能拿糧食換,這中間又被有糧富戶剝削一道。

這裡有需求先容一下大明稅法,大明稅法分三類,第一類是田稅,也即正稅,就是官田畝征五升三合五勺,民田畝征三升三合五勺,宗室藩王和皇親國戚獲得皇家恩情,能夠免征正稅,但是官員縉紳名義上還是要交納正稅。

設想上應當冇題目,就看施工能不能跟得上。

“除了鎮兵名下恩賞田,其他皆需一體納糧。”崇禎道,“但隻需交納田稅,丁稅以及徭役折色一概拔除,至於征稅定額,就遵循太祖欽定之標準,官田不管熟地生地,一概畝征五升三合五勺,民田不管上等劣等,一概畝征三升三合五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