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早有所思[第1頁/共3頁]
“浚哥兒說是行的,媳婦也去信問過兄長,兄長也說能夠。”李氏恭聲答道。
看得出,李氏本日前來並非冇有籌辦,許老夫人的題目並未曾難倒她,此時她便又道:“再者說,那山東亦向來文風極勝,謂之人傑地靈亦不為過。濟南府現就有一所泉城書院,在大楚也是數得上的。”
有如許一個母舅在,陳浚今後就算得不著許家幫襯,也必不會差。
“老太太言重了,那是向來冇有的事。”李氏立時說道,麵上的神情非常竭誠:“有老太太在府裡坐陣,憑他是誰,也不敢難堪於我。”
李氏便笑道:“如果就這麼去了,自是不可。幸虧我兄長有一名同窗,現在正在泉城書院做夫子,如果有他舉薦,再加上浚兒又是監生,自會多幾分特長。”停了停,又彌補道:“就算泉城書院不可,那兗州府亦有一所書院,傳聞也很不錯。那書院與泉城書院分歧,很樂意領受監生附學,隻消通過他們的測驗就行了。”
從興濟伯府算起,到香山縣主、長公主乃至於蕭太後,陳瀅算是把大楚朝的貴婦貴女給獲咎了個遍。現在她有個護駕的功績撐著,還得了塊禦賜金牌,或許還能消停幾日。但是,這功績不成能永久庇佑陳瀅,待光陰漸長,元嘉帝對陳瀅不再存眷時,隻怕她便又要惹上費事了。
說到這裡,她的麵上有些許遊移,數息火線才續道:“隻是……到底這也是個機遇,既能叫媳婦回家看望老母,在她跟前儘儘孝,又能讓阿蠻……”
許老夫人如有所思地看了她一會兒,漸漸隧道:“那泉城書院我也聽人說過,更曉得馮友直馮大儒便是書院山長,傳聞他治學極嚴。浚哥兒便如許疇昔了,人家萬一不收,那豈不是誤了他去?”
許老夫人點了點頭,驀地正色望向李氏,說道:“二郎媳婦,你且與我說實話,是不是這府裡有甚麼報酬難了你?”
李氏曉得白叟家的心機,便又柔聲道:“老太太,媳婦說句僭越的話,還望您彆放在心。媳婦這幾年……悶在家裡,足不出戶,委實也想……出去散散。媳婦曉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媳婦既嫁進了國公府,就該將婆家放在頭一等的位置。”
“這信中並冇說要讓你們一起去濟南哪。”許老夫人的語聲更加遲緩,端起了一旁的茶盞,卻並不去喝,隻打量著盞中的茶水,神采不明。
李氏漸漸地抬起了頭。
許老夫人冇說話,隻一向凝睇著她。
她的眼圈兒另有些泛紅,說話聲也不受節製地變得顫抖:“今兒到底出了何事,老太太不說,媳婦也不問。媳婦隻曉得一樣兒,在這府裡,阿蠻……過得並不歡樂。”
通篇不說府中這些肮臟事兒,字字句句都在替國公府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