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215|請假
翻页 夜间

215|請假[第1頁/共4頁]

褚長史覷著天子的表情不錯,也擁戴著笑了笑,說道:“周王殿下赤子之心,宋知府唯知忠義,進上之禮隻為表敬愛之心,何必與彆人比擬。”

李氏歎道:“我曉得娘孃的顧慮,但是我與王氏皆是妾室,所出非正,便有子嗣,又如何及得上王妃所出?何況娘娘若還在京,小殿下又如何進宮?”

可惜大婚的婚期在六月初, 不管稻麥此時都進不了京,他們也看不見前兩年漢中府成箱進吉祥的盛況了。

元娘被她的喝問聲驚得心口一跳,下認識答道:“天然是在宮中好,可賢兒從未分開過我……”

周王殿下不但不想爭這個寵,更偶然大位,隻想將王妃與小殿下接回漢中,一家伉儷父子安安樂樂地過日子。

現在朝中隻這一名皇孫,父皇如何捨得他分開?天然要接進宮,說不得還要養在膝下,含飴弄孫。如果他也有兒子,母妃也接孫兒到身邊靠近……

李氏幾近要跪下請命,桓王妃用力挽著她的手臂將她扶了起來,慘白的臉上暴露幾分沉著和剛毅:“不必行大禮,我明白你……我是該奉詔分開都城。”

李氏按著她的手問道:“娘娘是要抗旨麼?皇孫養在皇上與賢妃娘娘身邊,比在這冇有仆人的周王府中如何?”

褚長史跟著賀表一道獻上的,是一套唐人抄的《金剛經》, 一盤赤玉雕的安石榴、一套八層透雕的象牙球……與兩座高可三尺許、鎏金嵌寶的銅座鐘。

皇孫養在一個冇有仆人在的、孤伶伶的王府裡,又或是養在邊關,如何及得上在宮中,能得親祖母教養長大,乃至有機遇被聖上親身教誨?

欽天監卜得六月初三是大婚的穀旦,宮中早早備好大婚所用禮器、儀仗, 選定建國諸公爵之一的成國公作正使, 呂閣老作副史,代聖上祭天、祭祖, 到到新任承恩公, 大理寺卿徐初府上行納吉、納采等禮。

褚長史因要獻座鐘,分開之前曾到經濟園裡仔細心細看過一回製鐘流程,此時應對起來自是胸有成竹。他乃至問一答三,細細講瞭如何用車床加工打磨銅齒輪,鐘裡和鋼製發條又如何動員齒輪轉動,讓大要時針不斷轉動的。

不能直接照搬外洋,就隻能先按中國的計時法來,再找藉口調劑改進了。

宮中旨意既下,已是派了宮人、乳母來接皇孫入宮。桓王妃帶著側室李氏跪接聖旨,連個反應的時候都冇有,孩子便被帶回了宮裡,急得她立即要上書請旨,留在都城。

天子聽著他細講為何供料不敷,經濟園的喪失多大,神采微沉,垂眸問道:“此事主管建園的監察禦史如何不報上來?”

不過也隻是他這個見地過當代鐘錶的人要求高,這鐘即便進到宮裡,和彆人的貢品比擬,也可躋身一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