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227|今天冇有更新

227|今天冇有更新[第1頁/共4頁]

仲春初虜襲孤山堡至黃甫川一帶邊牆, 陝西巡撫楊榮與鎮守總兵官曹國公許易、副總兵藍田伯湯欒等領軍斬首四百餘級, 擒虜寇三百餘人,得塞外良馬、精鐵兵甲數百件……另有一架昔年大邊被虜寇踏破時被奪過的鎮關大炮。

新泰帝滿麵笑容地讚道:“楊榮節製邊關有功!許、湯二人亦有領兵之功, 著令吏部、兵部擬封賞,將城炮當場安設在孤山堡。”

王尚書趕緊答道:“楊侍郎報捷書中稱,這一戰達虜偷運太・祖鎮邊神炮進犯邊牆,正為用炮翻開邊牆,偷入關內擄掠。幸得被巡邊將士窺見,楊侍郎等人便用宋知府與桓禦史精煉火油所得的汽油燒之,將炮車燒壞,炮身燒軟,其馬匹、虜寇被燒傷者亦難計數。”

有位知府三任九年任滿以後,本來毫不能再留原任的,可有百姓追到京裡求他再歸去,文宗當時也看在百姓至心戀慕那知府的份上同意了。後代又有幾位官員九年任滿被百姓苦留,也不忍拂治下百姓之意,主意向巡按請命留任了。

宋時現在才考過一任,固然考評拿到了上上,但既有那幾個前例在,宋時這回也不是非升不成。請聖上念邊關戰事之重,念百姓愛他這個知府的至心,許他再留原任乾上一兩任吧。

他手中文書遞給階下內侍,看天子滿麵華光,正為這場大勝欣喜,便又替張閣老和楊巡撫說了句話:

王尚書轉眸看了身邊的張次輔一眼,收回目光,也和他普通擺起正氣凜然、憂國憂民的氣勢,在階前肅但是立。

新泰帝也冇逼問他,隻感慨道:“父母之愛後代,則為之計深遠,為人師的也是普通的心機。朕記取宋卿是周王離京後兩個月才走的?現在也任滿三年了,周王與桓卿比他待得更久了……”

王驥將這場大勝報得清楚,躬身道:“楊巡撫等所獲虜寇中有韃靼王公後輩,下月初便入京獻俘。真相俱在詳文當中,望陛下察之。”

本來是他想去邊關, 卻被大哥搶走,那經濟園又叫三弟占了先,拉攏了賢名,現在他卻落得這麼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兩個做兒子的卻全不諒解老父表情,聽到“周王”二字就不敢說話了。

這一功比淺顯大勝分歧,起碼要加階加祿, 再計人頭、俘虜之獲, 許還要加官晉爵。滿殿武將羨慕不已,齊王更是想到了周王節製九邊,將從這場大勝中取很多少好處, 不由得心口發酸。

現在宋時是五品知府,當加奉議大夫,升授時越階授從正四品中順大夫也充足了。

天子笑道:“宋時是你的弟子,你這做座主的不設法將他拉回朝中,反倒要按著他做外任,卻不怕弟子痛恨教員不通道理麼?”

他也不肯定楊榮想留宋時幾任,不過周王此時仍在西北鎮軍,王妃的兄長天然也要留在那邊。宋狀元麼……固然不肯定他當初是為了避禍出京還是主動追人去的陝西,不過現在必定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