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入獄(七)[第1頁/共4頁]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
夏有禹,商有湯。周武王,稱三王。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究獻。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禮樂射,禦書數。古六藝,今不具。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好學。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周轍東,王綱墜。逞兵戈,尚遊說。
三才者,六合人。三光者,日月星。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節。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反動興,廢帝製。立憲法,建民國。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晏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如果。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習相遠。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發憤。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冊本。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唐高祖,叛逆軍。除隋亂,創國基。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禮樂射,禦書數。古六藝,今不具。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後漢三,國誌四。兼證經,參通鑒。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