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非海岸(一)[第1頁/共4頁]
馬萬鵬當時就承諾了馬斯喀特人的要求。同時也寫了一封比較正式的手劄交給常做買賣的老熟人拉希德帶回馬斯喀特,交由賽義夫蘇丹核閱。粗心是但願兩國間儘快展開全麵的商貿聯絡。當然馬萬鵬也冇健忘寫一封信回本土交由執委會諸公判閱,目前看來這封信能夠還在海上漂著,尚未到達東方港――這在平時彷彿不是甚麼題目,可在第二艦隊已經摩拳擦掌籌算去東非海岸發財的當口,就比較頭疼了。可不是麼?這邊馬斯喀特人方纔說要和東岸互市呢,你這邊艦隊搭載陸軍就去人家殖民地登岸然後大搶特搶,這像話麼?是以,馬萬鵬一聽聞第二艦隊到達棉河港,立即就派快船敏捷趕來要求郭子離北上新華港會晤,怕的就是第二艦隊一竿子直接衝到桑給巴爾、蒙巴薩等地乾了起來。
劉萬全擔負馬萬鵬秘書多年,對他的思路是再體味不過了。馬萬鵬這兩年來持續了史欽傑期間的多項經濟政策,此中一個首要構成部分便是大力生長與印度洋沿岸的波斯、阿曼(即馬斯喀特蘇丹國)及奧斯曼帝國亞非部分的貿易,按照客歲的數據,與波斯薩法維王國的貿易額最大,達到了67萬元的驚人數值;其次是與奧斯曼帝國亞非部分國土的貿易,有26萬元之多(在遲延日久的紅海蘇伊士港口扶植完美後,貿易額有望持續擴大);最後便是與馬斯喀特蘇丹國的貿易了,約有21萬元的貿易額,且增加潛力頗大;就連乾係夙來冷酷的葡屬東非也有19萬元的年貿易額――這四個國度或地區加起來總計133萬元的貿易額,已經是一個令人冇法忽視的數字,足以抵得上最大貿易火伴奧斯曼帝國一半的貿易額了(不含奧斯曼帝國亞洲及東北非部分),且航路不受歐洲人的影響,完整處在東岸人本身的節製之下,絕對值得執委會花大力量保護,故在此時獲咎馬斯喀特蘇丹國事非常不智的。
“彆擔擱時候了,把這些土人速率卸下來,我們冇時候在這和他們耗。”新近調任陸軍第三營營長的藍果少校大聲吼道。因為驚駭蚊蟲叮咬,藍果等人仍然穿戴陸軍春秋長袖常服,袖口、褲管甚麼的處所也都用細繩捆紮了起來,如許安然是安然了一些,但無疑是極其不舒暢的,因為氣候實在是太濕熱了。
冇彆的,比來長年和東岸人做仆從買賣的馬斯喀特販子代表賽義夫蘇丹求見了馬萬鵬,然後向他表達了兩國停止互市貿易的要求,這令馬萬鵬欣喜莫名。這但是超越兩百萬人(包含了馬斯喀特蘇丹國的東非殖民地人丁)的大市場啊,固然內部不是很同一,但好好運營卻也能夠給新中原島乃至本土帶來不菲的好處。
當然了,馬斯喀特人固然擊敗了曾將權勢延長到東北非一帶的葡萄牙人(摩加迪沙、蒙巴薩等地的土人酋長、國王多數是葡萄牙人的傀儡),但他們的人丁、兵力和艦隊範圍也就那樣,算不很多強,故隻能在本地留下少量軍隊和殖民官員,學葡萄牙人的故智用土人酋長停止直接辦理。不過即便是直接辦理,馬斯喀特人毫無疑問也已將權勢範圍極大延長到了此處,在東非海岸的影響力也大大加強。能夠說,現在的東非海岸,根基上已呈葡、馬、奧(斯曼)三國朋分之勢,大部分地盤都已有主,而這明顯也是馬萬鵬急著找郭子離的啟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