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海(二)[第2頁/共4頁]
麵前這位正與東岸合作火伴商談的人是來自北方鐵產業區的人,他去過登萊、寧紹幾次,對東岸非常敬慕(乃至已經到過於奉承的境地了),但對清國就各種鄙夷了,因為他感覺清國大部分人的支出程度能夠還冇他們那片高,固然那些朝鮮冶鐵工廠內工人們的餬口狀況並不那麼讓人感到放心。
這一起行來胡誌剛本來也挺歡暢的,但在煙台港見地了那龐大的鐵碾子,又聽船上的朝鮮販子談到了朝鮮的鐵產業生長以後,表情一下子就龐大了起來。他感覺,如果讓本身的堂叔胡庸以及馮知州曉得了這些事情,他們必然會驚奇得無以複加,進而相對沉默無語吧。朝鮮,一個他們向來冇有放在眼裡的孱羸國度,竟然在他們不知情的環境下也生長到這個境地了,這對他們的思惟打擊實在有些大。大清打不過東朝能夠瞭解,畢竟西洋人都說他們是一等強國,但如果連朝鮮也打不過呢?將來如果東國人幫忙日本停止鼎新,連日本人也打不過了呢?這要如何解釋?
不過,如果從純鼓吹角度來講,這個巨型鐵碾的正麵感化還是比較龐大的。起首其技術含量不低,需求很大的模具,如果做得好的話,還需求必然的精度,這是其他國度的人所冇法達到的。其次,這宣示了東岸的大富以及鐵產量的龐大,即便是黑水鋼鐵廠這麼一座在本土看來不入流的小鐵廠,其鋼鐵產量也不是中國大陸上幾個國度那純手工或半手工的傳統冶鐵體例所能對比的――固然原質料根基都是從朝鮮入口的,但重新熔融冶煉真的隻花了很少一段時候,這表現了產業的力量。
起碼在朝鮮鐵產業帶的那幾個郡,其市道實在是非常繁華的。各種餐館、妓館林立,辦奇蹟從業職員多到令人髮指,各種老闆在此豪擲令媛,四周流淌著款項的氣味。彆的在朝鮮南部開城地區,因為大範圍蒔植人蔘等藥材並出口的乾係,本地也構成了一個相稱大的貿易市場,各色人等在此出入,上至達官朱紫,下至販夫走狗,不一而足。
悄悄地歎了一口氣,胡誌剛健步上了一艘蒸輪船。這是一艘來回於煙台和丹東之間的按期班輪,由台灣銀行航運部分執航,噸位大抵在千噸出頭的模樣,是南海運輸公司半賣半送給他們的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