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南北議和?[第3頁/共4頁]
不過幸虧東岸人手頭另有大量的清江浦漕糧,這些漕糧分派到登州府的那部分數量也極其龐大,充足支撐這些移民中的絕大部分在登州餬口一年以上了,如果再配上本地采買的一些糧食牲口,差未幾也能勉強支應疇昔了。畢竟,移民們在個人農莊勞作餬口,也不是一點產出就冇有,不是麼?
東岸人的到來給登州府高低的打擊是龐大的,起首是大量操著西三府山東話的移民(被收編的抗清義兵及其家眷)來到登州,然後另有少量從他處吸引而來的流民、匪賊乃至外洋來客。這些人的到來不但使得登州府的人丁獲得了極大充分,同時也極大竄改了本地的人丁構成,這天然無益於東岸老爺們的統治,因為這是一個由他們一手建立起來的次序,短時候內還不會離開掌控。
而就在韓家父子忙活著做買賣的時候,清廷除持續在淮安府擯除盟軍武裝、光複失地以外,也悄悄派出了一個使團經陸路到達了順軍節製區,並亮出了和談的意向――對於向一個地不過三省的處所政權倡言媾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確切也“有辱麵子”,但清廷是塞外胡族入關,最不在乎的就是麵子,換言之政策也是最矯捷的。畢竟,如果通過和談便能獲得一絲貴重的喘氣之機,那麼對清廷來講無疑是大大的賺了。
“爹但是說這清國要倒下?這不恰是應了咱家的義舉麼?”二子韓可榮說道。此番他將隨韓至美一起渡海前去東岸,傳聞廖司令給了個甚麼大魚河學習黌舍的學習名額,出來便可任官,也算是個出身了――當然這是他們尚不體味東岸管束的原因。
“清國倒不倒很難說,但這大明倒是要倒啦。”宗子韓可昌歎了口氣,忍不住說道:“前些光陰接我們的那位東岸總爺曾言,去歲湖廣江西那幫闖賊餘孽與大明王師大爆牴觸,賊酋李過公開策應叛逃的忠貞營(部分降明的前順虎帳伍)進本身防區,為此乃至與衡陽的王師做過了一場,王師敗績。傳聞李過揚言要發兵取下衡陽、贛州諸府,以絕後患,目前這事正僵著呢,傳聞大東岸天兵也在調劑,但終究成果如何無人可知。”
PS: 躺在病床上展轉反側,想到斷更就心慌慌,再加上編輯也給我保舉,便忍者腹痛開端碼字。這章3000字我足足碼了四天時候,期間之困難不想多說。總之是想以實際施動奉告諸君,我會儘力更新,本書不會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