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西夏君臣[第1頁/共4頁]
“諸位同僚,李相公所言句句失實!韃靼雄師即將南下,你們覺得,此時現在,宋皇情願領受殘破的興靈之地嗎?”
西夏天慶十二年(1205),蒙古主鐵木真攻掠西夏,兵退後,夏桓宗令修複城堡,大赦境內,改興慶府為複興府,一圖發奮圖強,再次昌隆之意。
李德任走了過來,麵色烏青,眼神冷厲。
西夏朝野震驚,官方一片嘩然,但卻次序如舊,明顯接管了這一實際。
“羅世昌,你這老匹夫,你說清楚了。你得了宋皇甚麼好處,非要我大夏亡國?”
“嵬名令公、高智耀,另有你們幾個,誰如果明天敢肇事,誰就是大夏皇室的仇敵!費事你們,給大夏皇室留些好吧!給大夏百姓條活路吧!”
最是倉促辭廟日,教坊猶奏分袂歌,垂淚對宮娥。
西夏君臣中,以西夏天子李睍,以及西夏前廢太子李德任為首。二人麵色凝重,皆是沉默不語。
長亭用錦緞綴點,地上鋪了織毯,卻仍然難掩六合間的斷壁殘垣,野草萋萋。西夏已經亡國,即便是驅逐大宋天子禦駕,西夏君臣也難以打起精力,懶得做這些門麵東西。
西夏歸順宋朝的動靜傳出,西夏國主李睍被封為夏王,西夏路安撫使兼複興府知府,丹書鐵券。西夏被改成西夏路,繼河西路以後,成為大宋的第十九路,置於大宋朝廷治下。
一眾西夏君臣都是打起了精力,紛繁在亭外站好,他們向著南麵的方向看去,有人乃至有些等候。
他們和宋皇一同西來,宋皇趙竑去了河西,他們則是分道而行,先一步到複興府,早做籌辦。
李睍強顏歡笑,李德任看著心疼,正要說話,卻被群臣的喧華聲禁止。
李德任慎重其事,彷彿苦苦要求,實則是警告嵬名令公等西夏大臣,不要肇事。
“伯父,惟忠還好嗎?”
究竟上,這些大臣當中,對西夏亡國放不下的冇有幾個。大夏皇室都放棄了,他們何必多此一舉?
李睍心頭酸楚,不自發熱淚滾滾而下。
“諸位同僚,我等三人入宋,麵見宋皇前,曾與安國公主商討,看可否壓服宋皇,保我大夏鼎祚連綿。大宋群臣皆是不肯采取殘破不堪之大夏。我等已經極力,天日昭昭,此心可對日月!”
可惜,事與願違,在蒙古鐵騎一再攻伐下,西夏冇有複興,反而到了亡國的邊沿。
看來,宋人運營河西有方,馬場也已經獲得了規複。宋軍麵對蒙古鐵騎,彷彿又是多了一層勝算。
等宋皇趙竑到了,立國 190年的大夏國,就正式壽終正寢了。
“陛下,比來可好?要保重身子啊!”
都到了這類境地,都已經一把年紀,就不能省點心嗎?
“伯父,不要再稱呼我為陛下。大夏已經不複存在,也就冇有夏皇了。”
衛士不敢怠慢,紛繁疇昔,把幾個低頭沮喪的官員紛繁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