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軍器所[第1頁/共4頁]
冇有試過,工匠不敢等閒答覆趙竑。
公然是國度重器,所到庫房,兵器、旗號、戎帳、油漆、皮革、筋角等物,堆積如山,讓趙竑歎爲觀止。
堂堂皇子,跑到這肮臟的處所來,問這些低下的事情,實在是有失身份。
“你廢話太多。你就直說,除了臨安城,這四周的州縣山川,那裡有冶鐵的處所?”
趙竑拿起一把硬弓,獵奇地問了起來。
這個官員,高談闊論,巧舌如簧,朝廷養這些人何用?也怪不得老百姓要罵娘!
留下杜範滿臉的慍怒,想要發作卻發作不出來。
“殿下,老夫不能騎馬,就不隨殿下馳驅了!”
見麵打號召,不都是自報家門吧?這位皇子,可真是夠愣!
軍火監是北宋時的兵器製造部分,南宋前期,製造兵器等事首要歸工部軍火所,軍火監事件稀簡,成為儲才之所。
看到趙竑出去,統統的官吏一起見禮,畢恭畢敬。
“殿下,請!”
“殿下,據臣所知,紹興府會稽山有處所百姓的冶鐵爐,專門冶鐵,不知可否滿足殿下所需?”
看他的模樣,彷彿並不籌算答覆趙竑的題目。
“老夫?我也冇希冀你。”
不過,這個綠袍官員濃眉大眼,身板挺直,年青結實,另有些稚氣,透著那麼一股芳華瀰漫。
趙竑問得同時,腦筋快速地轉了起來,想從影象中找出,杭州那裡有鐵礦。
跟著靖康之恥,宋室南渡,北宋四大冶鐵之地,徐州利國監、兗州萊蕪監、邢州棋村冶務、磁州固鎮冶務,現在都在金人治下。南宋的鐵產量,不過北宋時的兩三成,這或許也是限定南宋北伐的一個主因。
趙竑點了點頭。
“算了吧,杜相公,就連史相,濟國公都敢在大殿上公開叫板,你一個軍火監的監丞又能如何?”
“另有你們幾個,靴子乾清乾淨。我在這庫房各處轉半圈,靴子都臟的不成模樣,可見你們是如何勤政。百姓披星戴月,一年到頭辛苦下來,所得不過六七十貫。你們真是好輕鬆,好舒暢啊!”
“殿下,你那是道聽途說吧。再說了,韃靼距我大宋山高水遠,你又是從那裡傳聞這些事情?我大宋的世仇是北麵的金國,又關韃靼何事?殿下不會是杞人憂天吧?”
趙竑的目光,看向了杜範。
軍火所軍國利器,職位超然,工匠超越 5000人,出產的兵器精美,冠於大宋,且數量龐大,為大宋諸軍兵器之保障。
到處所山區去,門路崎嶇,又臟又帶泥的,如果把這位士大夫的官衣官靴給弄臟了,那可就打趣開大了。
“你就是軍火監的監丞杜範,陪孤轉一圈吧。”
這些庸政懶政怠政不作為的官員,比贓官貪吏的風險一點很多。
軍火所最後曾附屬於內府,由寺人擔負軍火所提點官。紹興五年重歸工部統領,後複歸於內府,紹興三十年又改隸工部,而後到趙擴嘉定年間,一向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