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12月17[第1頁/共4頁]
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成王臨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麵倍依以朝諸侯。及七年後,還政成王,北麵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走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發兵東伐,作大誥。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收殷餘民,以封康叔於衛,封微子於宋,以奉殷祀。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鹹服宗周。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太公、召公乃繆卜。周公曰:“未能夠戚我先王。”周公於是乃自發得質,設三壇,周公北麵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爾元孫王發,勤奮阻疾。若爾三王是有負子之責於天,以旦代王發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乃王發不如旦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畏敬。無墜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歸。今我其即命於元龜,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爾不準我,我乃屏璧與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發,於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發書視之,信吉。周公喜,開籥,乃見書遇吉。周公入賀武王曰:“王其有害。旦新受命三王,維長終是圖。茲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匱中,誡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惠公三十年,晉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晉人又弑其君孝侯。
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挨次,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彆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說。
孝公二十五年,諸侯畔周,犬戎殺幽王。秦始列為諸侯。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為武公。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東伐至盟津,周公輔行。十一年,伐紂,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宮。已殺紂,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釁社,告紂之罪於天,及殷民。釋箕子之囚。封紂子武庚祿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續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是為魯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成王七年仲春乙未,王朝步自周,至豐,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營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國之。
四十六年,惠公卒,長庶子息攝當國,行君事,是為隱公。初,惠公適夫人無子,公賤妾聲子生子息。息長,為娶於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為夫人,以允為太子。及惠公卒,為允少故,魯人共令息攝政,不言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