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1936[第1頁/共3頁]
王掌櫃彷彿也見慣瞭如許的神采,倒也冇有催促,隻是把表放在櫃檯上悄悄等候著他的答覆。
後者先是細心看了看那根小金條,然後又數了數大洋,見數量精確,就順手揣進了兜裡。
“看來,搶先七八十年的科技還是值點錢的。一個銀元在二十一世紀的收買代價在400元擺佈,45塊大洋,就是一萬八。這塊表的本錢才600多,一轉手就賺了30倍。穿越公然是發財致富的不二法門啊。”
王掌櫃先是誇了幾句他的這塊表,然後話鋒一轉,立即又說出了幾個杜笙完整冇聽過的品牌稱呼。
腕錶本來就是他籌辦用來賺取第一筆啟動資金的東西,貳內心深處當時毫無疑問的挑選死當了。
他不曉得小說中那些配角為甚麼能夠用幾十塊錢的地攤貨就能換到好幾十塊銀元。當時他去遴選腕錶的時候,發明幾十塊錢的表底子就冇法看,那做工一看就感覺很差勁。
收集小說害死人啊,說好的某寶上幾十塊錢一塊的表到民國就能換小黃魚呢?
“能夠的,您稍等,我去請掌眼徒弟。”
王掌櫃深思了半晌,報出了一個讓杜笙悄悄鬆了口氣的代價。
“美國貨,我返國之前在紐約花了300美刀買的。”杜笙眼睛都不帶眨的信口扯談道。
“先生,您買點甚麼?”一名機警的伴計放動手上正在擺放的貨色,快步迎上來恭敬的問道。
就比如是你去二手車市場買車,一輛極新的寶馬7係,隻要一萬八千八,你還敢買嗎?
“要說公道,我們隆盛商行在上海灘還真排的上號。先生,您這塊表活當我最多隻能給您出到38塊大洋,死當45塊。”
在杜笙看來,民國期間上海灘的當鋪或者商行的掌櫃,必定是見過很多好東西的。固然當代社會的製造工藝比當時先進了很多,不過做工是否邃密,還是能夠看出來的。
未幾時,那名伴計就跟在一名穿戴長衫皮鞋,頭髮梳的整整齊齊的中年男人出來了。
這名伴計看到他手裡的精美腕錶眼睛一亮,快步朝裡間走去。
王姓掌櫃拿著杜笙的腕錶翻來覆去的看了兩三分鐘,然後又拿出一個放大鏡細心打量了錶盤裡的指針刻度和前麵鏤空暴露的齒輪。做完這統統,他還把表拿起來貼在耳朵上聽了一會兒才客氣的笑著問道:“先生,您籌算活當還是死當?”
杜笙這麼說,實在是為了給本身找個台階下。方纔他才說了這塊表買成300美刀,如果對方給他報一個五塊或者十塊大洋的代價,他到底是當還是不當?
固然內心是如許想的,不過他大要上卻暴露糾結和不捨之色的問道:“活當能當多少錢?”
“好,就依你的代價,本來當時買這塊表的時候,就是看上了它邃密的做工,相對來講我此人比較懷舊,更喜好豐年代感的懷錶。那就乾脆死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