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春秋我為王 - 第1174章 平衡的兩端

第1174章 平衡的兩端[第1頁/共3頁]

在變相地報告完秦、漢兩代對待法理情麵的經驗後,趙無恤走到那翹板前,踩著中間的均衡點,對趙恒說道:“是故若想要長治久安,且不會喪失中心的權威,君主的位置,永久應當在這裡。法理與民情的兩端,為君者不能公開站在任何一頭,而是應當做法理和民情的仲裁者,保持均衡!”

“漢建立後,以孝治天下,麵對每年大量產生的私家複仇,一向適應民情,將本該正法的複仇者予以寬宥,乃至無罪開釋,處所上更是對複仇者加以表揚歌頌。長此以往,限定複仇的律法便成了一紙空文,官吏們也垂垂忘了律法的寂靜,轉而用翻閱古書,靠上麵的章節條則來斷案,如許做倒是顧及民情了,但卻讓國法廢弛,法紀敗壞,官方任俠橫行,豪強並生,乃至開端與官府對抗,王朝的指令,垂垂難以下達郡縣了……”

趙恒已經不點自通了,說道:“看來,這又是重禮忘法走到極度的弊端。”

“這漢朝固然擔當了雍的軌製,特彆是法律,幾近原模原樣地擔當。但或許是因為漢的王室出身卑賤,故而很清楚要如何拉攏百姓之心,固然律法裡也規定有功受賞,有罪受罰,但漢卻開放了昭襄王甘願餓死百姓也不肯意開放的苑林,讓農夫開墾地盤耕作莊稼,為此獲得了都城百姓的讚譽,漢王室在官方堆集的民氣,由此而始。”

趙無恤以漢文帝為例子,報告君主如何通過施得,讓本身看起來有情麵味,從而拉攏民氣。

“不但如此,漢的第三位君主文王劉恒,還除誹謗,去肉刑,犒賞長老,收恤孤傲,減嗜慾,不受獻,不誅亡罪。此中有一次,就趕上了複仇案,通過這類種手腕,持續拉攏民氣,乃至於短短數十年間,漢室在官方的聲望已經牢不成破,哪怕後代子孫如何敗德,都維繫了四百餘年,乃至能在被權臣篡奪以後再度鼓起,這當然有情勢的啟事,但也是因為天下思漢,不忘其德。”

趙恒有些頓悟,問道:“父親的意義是,在律法與言論有牴觸時,應當站在民情一邊?”

“另一方麵,雖說律法是為了保護君主的統治,但君主大可不必親身去實施。嚴厲律法,在百姓麵前扮演不近情麵的角色,是理官士師們做的事,為君者該當把本身抽離,支撐律法,看上去又高於律法。讓百姓感覺,就演算法是惡法,吏是苛吏,但他們卻能信賴,國君是重情麵的,會為他們主持公道,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賢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PS:早晨另有一章

“以法為骨,以禮為皮,再加上一點道家老子的君王南麵之術和形而上學的高深莫測,就是一個合格的趙國君主……”

趙恒有些恍然大悟了,父親本日所說的,已經不但僅是這個案子應當如何訊斷,對於國君而言,一件案件的訊斷公道與否,幾小我的存亡存亡,都是小事,最首要的,是對近似事件的措置上,保護次序,同時拉攏民氣,讓趙氏的聲望,一點點堆疊起來,最後變成萬丈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