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擂台[第1頁/共3頁]
與之前的宋貫之謀逆案分歧,此案從開審到斬決,隻用了一個多月的時候。
周皇後遇險的動靜,並未曾在宮裡傳開。
這支異軍崛起的新學派,在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令當初對它極不看好的朝堂官員大為吃驚。而跟著王彥章的插手,亦內閣再非當年的鐵板一塊。
眼下,兩衛拿到的內官監記錄,乃是厥後補錄的,因原件已毀,故補錄的內容並不完整,一些略長遠些的記錄,已然無據可考。
不管如何,於建昭帝而言,這不啻是一次龐大的勝利,他多年來鬱結胸中的那口惡氣,終是得以紓解。
趁著這股可貴的東風,建昭帝敏捷擢拔翰林院一名名不見經傳的中年編修——王彥章——進入內閣,任禮部尚書,而本來代替宋貫之入閣的禮部尚書許惟善,竟是再進一步,頂下了何元膺空出的吏部尚書之職。
定國公夫人劉氏要求進宮問安的牌子,便是在這個時節,遞到了太後孃孃的手中。
何閣老泄題一案已被查實,而這類事情,最是震驚讀書人的心(好處)。是以,在臨死之前,何閣老的名聲便已然壞到了頂點,任何勇於幫他說話的人,都會惹來士子們的破口痛罵。
他真是受夠了!
這一回,朝堂高低,再無微詞,而士林中更有很多人大讚建昭帝“賢明”。
其次,現在已近年關,帝後二人起碼目今還不想將事情鬨大,且他們還要顧著太後孃孃的身子,萬一動靜傳出去,嚇壞了她白叟家,反為不美。
也恰是從這一日起,朝黨合1、同心對上的局麵,開端有了扯破的跡象。
不得不說,天子陛下這一係列招數,可謂快、狠、準,機會拿捏得亦極好,待到朝堂終究有所應對時,已是來年開春,畢竟遲了一步,此是後話,臨時不提。
地磚既空,而抬輦宮人的行動又極快,一腳踩空,必會反應不及,因而,輦倒人傷。
可恰好地,周皇後因有孕在身,對燭油味兒極是討厭。宮裡平素所用的牛油燭味道淡些,隻消離得遠,她也不會有太大反應。然那煙燭的氣味卻很沖鼻,她自是一聞便難受。
便在事發後次日,梅氏商行的海船便已分開玉京,估計將在一個月後返回,屆時,皇城將會大變樣。
這類煙燭味道大、煙氣濃,代價非常昂貴,乃販子人家常用之物,毫無出奇之處。
最後,亦是最首要的一點,則是經此一事,建昭帝已經對篩子眼兒似的皇城完整落空了耐煩。他籌算服從徐玠的建議,一待過了年,便將大部分宮人都放出去。
除此以外,兩衛亦對皇城保衛停止了重新調派,此中猶以內衛更辛苦些,這個年是過不安生了。
他從遼北帶來的丁口,已然提早在小島習得禮節,並經兩衛幾次斟彆,遴選出了一批家世明淨、脾氣誠懇、樣貌端方的男女,隻待舊人離宮,這批新人便將進入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