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九州圖誌[第1頁/共3頁]
明皇期間,但凡是個縣公,都要進入長安接管考覈,一旦考覈不過就隻能丟官升級,靠著嚴苛考任,當時候的縣官都是奪目強乾之輩,有天子給他們撐腰,他們天然也敢跟地頭蛇叫板。
縣公無能為力,就已經出了大題目。
郡縣治,天下安,恰是靠著這些縣官,才為開元亂世打下根本。
看來,禁止石油起火的器具,要儘快研討出來了。
這些百姓氣不過,當即抄起砍刀鋤頭包抄了縣衙,把縣公的腿都打斷了一條,厥後朝廷隻好把縣公給調走,按實際人丁征稅,這才消去民怨沸騰。
他冇想到,地下古城的餘孽兩年前就在尋覓石油,地下古城用石漆做火藥的企圖已經非常較著,如果真的讓他們找到儲存的原油,結果必然不堪假想,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些人應當冇有得償所願,既然餘孽兩年後還在問金不換要原油儲藏地,起碼申明他們也找不到大量原油,對他來講,好歹算是個好動靜。
何為九州圖誌?
他曾聽過一件事。
戶部所得的圖冊,能夠說是天底下最冇用的廢紙,隻是看起來都雅罷了,如果戶部真的想做甚麼事,常常還要一層層號令下傳,叫胥吏不得有誤,纔會獲得真東西。
四百年後,這些地盤卻都不約而同地調集在門閥權貴和官僚士紳手裡,蒼內行中的地盤隻剩下瘠薄下田,略微好一點的也隻要中田,手中如有上好肥田,必然被故意人巧取豪奪,竊為己有。
這就成心機了!
這類環境,明皇曾通過《檢田括戶令》,壓抑住門閥地主兼併地步的需求,但是也隻是壓抑罷了,等暘國忠成為宰相鋪弛禁令後,地盤兼併如毒蛇猛獸紛至遝來。
現在,縣官手腳掣肘、寸步難行,大端的縣治廢弛,早已千瘡百孔。
戶部曾讓京畿豫縣知縣查對耕地,好肯定稅負,這些官員為費事直接把幾年前的舊版隻是略改了幾個數量發疇昔,到最後平攤稅負時,有些縣裡早就冇人了,可遵循籍冊倒是滿員,這麼多人的稅全調集在不到一萬人身上。
勸客農桑、與民生息,由此使得大端的耕地,比之前隋朝增加了一倍,達到一千五百萬頃,根據耕者有其田,大端順利實施起租庸調製,遠在安西近在京畿,天下賦稅儘入公帑。
如此,官府與百姓的衝突必然持續加深!
遵循朝廷的虐待官吏的政策,皇族宗室不交稅、門閥勳貴不交稅、官僚士紳也不交稅,能夠說大部分稅負全都壓在百姓身上,他們要靠獨一的一成地盤,對付日趨繁多的稅賦,也難怪要棄戶逃田。
他寫的《江山誌》已經是地理紀行奇書,這圖誌上所記錄的更是詳細豐富,記錄著依托於地盤的地貌山形、風土情麵、水經河道、礦產資本、人丁資本、城池市鎮、交通線路、水陸商道、驛站信台……能夠說,隻要把握了這張圖,就把握了天下運轉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