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 第一百二十一節 貿易拓展見成效(1)

第一百二十一節 貿易拓展見成效(1)[第1頁/共4頁]

中國和印度,同為兩個範圍龐大的農業國度,都有著培植的手產業,乾隆能夠對馬嘎爾尼說中國甚麼都有不需求貿易,實在印度人也能夠這麼說。兩國各自都有門類齊備的手產業,讓歐洲國度的產品在兩國市場上,普通都會碰到不異,但質量更好的產品的合作,即便冇有同類產品,也必然能找到近似的替代品。英國人在被本身占據的印度國土範圍內,現在都冇法向印度人多量量出售英國貨。更何況周琅了。

十萬擔茶葉,不過五千噸,一支二十艘船的艦隊,充足將其全數送到印度。周琅的艦船都是大型武裝商船,載重都在五百噸高低,刨去兵器設備和需求的帆海物質占用的噸位,一艘船能裝載三百噸以上的貨色,以是二十艘船並不是全數運輸茶葉的。

除了向印度調派了艦隊,周琅還向日本、暹羅都派去了艦隊。

在前產業期間,中國不但具有質量最好的生絲質料,絲織技術也是全天下最好的。用江南絲織出來的平紋綢,就已經是歐洲市場上的脫銷品和初級貨。而那些由江寧織造、姑蘇製造、杭州製造等官辦作坊出產出來的專門上貢宮廷的雲錦、宋錦等絲織品,在中國本身就是頂級產品,偶爾流入本國市場,都是被各國王室把持的。

日本手產業也相對發財,在歐洲人眼裡,日本也是一個手產業大國,日本國名Japan,英文字意就是漆器的意義,就跟中國國名China,英文中本意是瓷器。日本的手產業門類也相對齊備,該有的都有了,可奇特的是,日本卻一向都是中國手工產品的最大消耗市場。

論生絲質量,中國事天下第一。歐洲直到產業反動以後的19世紀,意大利、法國才培養出了能跟中國生絲相媲美的蠶種。日本要到20世紀,纔在質量上超出了中國。

最後被洋人們買走的茶葉隻要八萬擔,但連利行包買下來的茶葉,卻多達十萬擔。

兩端大象締盟以後,相互都獲得了便當。東印度公司勝利在這個新開港的省分,采購到了數量最多的脫銷商品,周琅則組建了艦隊,運輸著茶葉,前去印度貿易。那隻運輸茶葉的艦隊,也是二十艘,跟明天出港的艦隊範圍一樣大。

以是周琅對峙采購這些貨色,然後去印度試銷。運到印度後,起首會向印度販子傾銷,如果返航前還冇有發賣出去,則拜托東印度公司代銷,最後的發賣環境,英國東印度公司會反應給周琅。

因為本年福建方纔開港,大多數西方國度,都冇有做好籌辦,要麼是冇重視到周琅在澳門和廣州公佈的資訊,要麼是不熟諳航道,不敢冒然北上,大多數洋人的商船仍然遵循風俗去了廣州貿易。

但周琅打算中,拓展開印度和中國這兩個農業大國之間的直接貿易,應當具有潛力,哪怕貿易活潑程度隻要歐洲國度之間的非常之一,那對於兩邊加起來六億以上的人丁基數,就是一個大的難以設想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