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機會[第1頁/共5頁]
但是劉遷恰好記著了這一次。如許的人,如何能夠擔當起外洋立國的重擔?
他們跟著劉安出海,是要做建國功臣,不是去開荒。
梁嘯安閒地和魯象聊著天。“閩越來攻,是哪位將軍在火線作戰?戰事對峙不下,作為精銳的禁軍為甚麼冇有去火線援助?”
需知軍隊是要靠財力支撐的。
這個建議一出,誰也不敢爭了。他們之間相互爭爭冇題目,和太子爭,那就不明智了。
得知魏其侯竇嬰前來傳詔,淮南王劉安親身到鴻溝相迎。兩人是老瞭解,一見麵就親熱的扳談起來。實在兩人本來並冇有甚麼共同說話,竇嬰尚儒,劉安尚道,兩人在在朝理念上是牴觸的。而在皇位擔當上這一塊,竇嬰更和劉安有著不成調和的衝突。
伍被在輿圖上指畫著,大有指導江山之意,並且話裡話外,說的不是立藩,而是自主。不過,房間裡的人都是劉安的親信,他們有的曉得梁嘯給劉安出的阿誰“避害”策,有的冇聽過,但是曉得劉安有出海立國的設法。是以,冇有人對伍被現在話語中透出的叛離之間有甚麼感受。
梁嘯和趙嬰齊、魯象見麵,一見仍舊。
“他本來也是禁軍的一部分。前幾天,呂嘉說海寇猖獗,派他去海上靖寇了。”
劉安有些躊躇。“這……能行嗎?海上很傷害的,萬一有甚麼不測……”
劉放心動了。他讓人叫來太子劉遷,將這個打算奉告了他。冇想到劉遷一聽,臉就白了。
看到鄧國斌等人,劉安就曉得了劉陵的態度。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就同意朝廷如此等閒的調走淮南海軍。
——
衛子夫生了兩個女兒,陳家姊妹花又同時有身,天子有子嗣已經無庸置疑,辨別隻在於甚麼時候能有皇子罷了。劉安冇了念想,也就不會因為入繼大統的題目和竇嬰產生牴觸。
此時去古未遠,他們又是以研習諸子為宗的士子,內心有著比淺顯人更濃的君臣之義。在他們看來,君臣之義貴在相知,合則留,分歧則去。既然留下來了,劉安就是他們的君,就是他們儘忠的工具。如果不是氣力不濟,他們會鼓動劉安殺向長安,而不是出海。
“大王說得冇錯,征調淮南海軍。就是要儘快處理戰役,並且運南越稻米解江淮之饑。”竇嬰笑道:“除此以外,陛下對大王進獻的嶺南見聞非常賞識,感覺這條商路大有前程,這纔派人前去探查。”
趙嬰齊安排了酒宴履行梁嘯和嚴安。席間,他們觥籌交叉,推杯換盞。嚴安更是既席賦詩,命樂人當場吟唱,大展文才。
“孫子有雲:役不再藉,糧不三載。戔戔閩越,如此發兵動眾,是不是有些過了?再說了,山東的水現在可深得很。若不立即救災,夏季一到,百姓可就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