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流寇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1頁/共3頁]

崇禎天子的丈人嘉定伯周奎在半子生前一文錢也不肯互助,成果順軍從其家中抄出白銀七十萬兩,綢緞以車載之塞滿整條街道。

而此時的盛京,朝鮮使臣鄭太和正在奧妙寫給本國的急報,內裡稱“頃日九王聞中國本坐空虛,數日以內,急聚兵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參軍。成敗之判,在此一舉。”

李自成曉得這個環境後,於四月初八日命停止追贓助餉,前後追贓共十一天。並下嚴旨於天下,謂“五年不征,一民不殺。”

四月初九日,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統領滿州、蒙古八旗兵三分之二及漢軍恭敬三王,續順公兵,合計兵馬十一萬餘殺奔遼西。

宋獻策遊移以後,將汝侯對吳襄追贓之事說了。

擯除寺人同時,李自成又命拔除明朝的東廠、錦衣衛,廠衛頭子一概從嚴懲辦。明朝的錦衣衛批示使駱養性城陷後投降,獻銀三萬免受刑,但仍被羈押。

但是,宋獻策卻以為吳三桂既已叛變,那此事斷無迴旋餘地,以是必須頓時集結雄師東征平亂。

“這個劉宗敏瞎混鬨,咱這邊勸降人家吳三桂,他怎的能抓人家老子!”

吳三桂驚怒交集,以為如果進京的話會被李自成殛斃,因而率部回返山海關,向鎮守關門的唐通建議進犯。因為變生不測,唐通猝不及防被吳軍擊敗,山海關重新被吳三桂占據。

比擬寺人被擯除,廠衛被拔除,北都城中降順的勳戚遭到的倒是毀滅性打擊。

淮軍北征徐州誓師之日,北都城的永昌天子卻俄然命令於北京實施“追贓助餉”政策。

過於輕敵的李自成竟然承諾了,派明朝降官密雲巡撫王則堯以兵當局尚書的頭銜同吳三桂構和。

但是,如果“三年免征”,大順政權高低官吏俸祿從何而來,保持中心六當局和處所衙門的資金從何而來,連同明朝降兵在內的百萬雄師又如何保持,給建國功臣們的犒賞又那裡來?

三月二十四日,吳三桂先領兵至永平府,大張佈告,說本鎮率所部朝見新主,所過秋毫無犯,爾民不必驚駭。

李自成入京時,內廷司禮寺人王德化領內官三百多人排班驅逐。杜勳在奉李自成之命入京構和時,暗裡對朋友說“吾輩繁華安閒也,無慮。”

頭戴大絨帽,身穿天藍箭衣,同大順其他將領並無辨彆的李自成亦難過道:“俺隻是為了百姓能活才豎的義旗。”

大順軍攻占北京之敏捷,同多量明朝寺人開門迎降有直接乾係。

因而,吳三桂一麵派人去盛京向滿清求援,提出以京東要塞山海關為見麵禮,一麵派人到李自成那邊謊稱仍情願投誠,要求緩師。

厥後又有英國公張世澤、定國公徐允楨、懷寧侯孫惟藩、襄城伯李國楨等諸多勳戚被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