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流寇 - 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

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1頁/共3頁]

弘光對所謂媾和倒是有些興趣,因他帝位本就得自北邊那位,現在對方既已稱帝,如果能用金銀之物調換兩家劃江而治,不消大動兵戈,倒是分身齊美的事。

獨一有行伍經曆的是黃道周部下的一名偏裨施郎,此人自稱“十七歲作賊”,憑過往經曆看出黃道周所募之兵底子不成能擔當援川重擔,是以向黃道周建議將這支兵馬斥逐,隻帶少數經心遴選的人快馬趕往四川,再以閣臣總督名義節製四川軍隊,檄發雲貴駐軍前來,如此事情另有可為。

見黃道周不采取本身的定見,施郎不肯陪著他送命,又見沿途所見明軍大多不堪,乾脆出營徑直往北去投那大順。

密詔自是求錢求糧。

次日,蘇鬆巡撫祁彪佳就在孫武進的授意下上奏朝廷,指出當下大明積弊重生,江南又經奴變,不管國力還是兵力都冇法支撐北伐,故當下還是需與北方媾和,為本朝求得一兩年機會。

動靜傳到南都,當真是大臣束手,小臣無策。

要不是駐軍在江西的金聲桓及時援救,黃道周怕是能在路上活活餓死。

當然,弘光不會在密詔中說這些賦稅是要用來北伐,而是說朝廷尚欠四鎮賦稅多少,若不能及時撥付,恐釀危禍。

終究事情如施郎所料,黃道周帶著的這支臨時拚集和大量“送官”得來的軍隊還冇有到達四川,就因冇有吃喝一鬨而散。

閣臣黃道周眼看竟無一忠勇之人督兵援川,不堪氣憤,自告奮勇督兵援川,聯絡雲貴,不使川中要地落入順賊之手。

在痛斥朝廷用人失誤,指出四王不成信之餘,孫武進鋒芒又指向那親往阿濟格軍中督師的閣部史可法,先是說史可法當年同滿虜媾和,坐視北方淪亡,有不成恕之罪。後不顧三十年遼事死難軍民,上書朝廷收降阿濟格部,此冷視死難軍民,為鼠目寸光、毫無人道可言。今又將北伐但願放在滿虜餘部身上,底子是本末倒置,笨拙透頂。

弘光先派使者至阿濟格部,命這位滿洲忠王派兵援川。史可法也心憂四川局麵,請阿濟格能夠派一萬精兵告急馳援四川。阿濟格倒是故意援川,然其部將多不肯入川,啟事是這些滿蒙大兵以為如果去了四川便是離故鄉越來越遠,將來怕是再難回家。

“倘朝廷應了那史可法所求,使我江南賦稅儘予滿虜,那阿濟格真的光複中原,光複燕京,我朝廷便能遷都,就此複興?...真一腔甘心,做那癡人大夢!怕那阿濟格又是一個奴爾哈赤耳!”

偶合的是,奉旨與山東總督王永吉同摒擋伐北事件的都督同知陳洪範,也在祁彪佳奏疏進京的當天自告奮勇奏請北使,但願朝廷能夠與燕京和談。

黃道周為人迂執,不達權變,覺得本身有這麼一支鬆鬆垮垮的軍隊總比冇有好,又把本身的名譽估計太高,以為所到之處必將群起呼應。何況在貳心目中施郎不過一介寒微末將,哪能有甚麼奇謀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