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1頁/共3頁]
“二爺,咱兵強馬壯的,要做啥還不是二爺一句話的事,理那幫白麪褂子做甚麼?識汲引的,叫他飛禽走獸補子穿戴,不識汲引的,我們把他們攆走不就成了麼?”
馮漢一番話把個蠢蠢欲動的孫武進給息了火,深思都督已經北上山東抗清,他這邊要鬨出不成開交的事來,一時半會必定冇有救兵過來“撐場子”,以是不能打動。
“都督正於北方用兵,萬一馬士英同左良玉合流出兵渡江,我們拿甚麼抵當?莫非把這天子再帶出海不成?”
隨孫武進南下的標統程大木也以為那幫白麪墨客儘乾混賬事,要想不讓這幫傢夥再好事,如何著朝中也得有人。要不然甚麼事都聽他們瞎嚷嚷,算甚麼吊事?
叫人發笑的是,山東巡撫王燮和山東總兵丘磊倒是接旨不可,在姑蘇張望。王溁倒是登船了,可船在海州一帶晃了一圈又返來了。奏稱呼已將朝廷賜與的頒詔、遣牌、任命狀等發予處所。
因而,在他的鼓勵下,吏科都給事中章正宸上疏道:“本日江左情勢視之晉、宋更加艱钜,肩背腹心,三麵受敵。”
鄭大發的建議真是說到孫武進的心窩,深思他有人又有刀,鎮江張氏兄弟跟他乾係也不錯,真要武力威脅那幫白麪墨客讓他入朝,這幫白麪墨客還敢不從?
當天,在南都五品以上的大小官員近三百多人蔘與國事共商,作為京營統製的孫武進鮮明也在此中。
“嘿,俺如何冇想到的!”
“陛下,不能讓他們再混鬨了!”
要不是內閣那邊頂著不讓複設北鎮撫司,這個鄭大發弄不好就能成為弘光朝的北鎮撫使。
之以是要五品以上官員共商,倒是因為支撐抗清的官員多數官職較低。
徐州那邊陸廣遠接得海州奏報,頓時給其叔父寫信,說道:“南都景象昨有小疏入告,不知當作何方略?昨丘磊有遣牌係山東總兵,遣牌於海上至濟南,為軍士拿獲。又聞總督王某同甚使臣團北上,是否反對?”
陳名夏、高鬥先、於允中等從北京南逃的官員因為“順逆”的威脅,早與東林黨分道揚鑣,在孫武進的支撐下紛繁上書,直接提出要“聯寇抗虜”。
“如許啊?”
“此一時,彼一時,豈可混為一談!國度大事,你等墨客又知甚麼,如你陳子龍又知個甚麼國事!你又做了幾天官!”
章要求朝廷既需“念先帝、前後殉社稷之烈”,又應“念三百年生養黔黎儘為被髮左衽”,謂“斷宜以進取為第一義。進取不銳,則守禦必不堅”。
弘光一時驚駭,想起家先退朝,不想戶部尚書高鴻圖卻憤而上前將天子一把拽住,道:“陛下到底是依大臣的,還是依小臣的!”
弘光在孫武進的授意下調集群臣五品以上共商,是謂大朝會決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