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1頁/共3頁]
也正因有了這千餘能戰之兵,朱國弼纔有底氣承諾出戰,要不然任魏國公徐弘基說的天花亂墜,他也不會就此承諾。
袁時中隨後包抄海州,城中的清軍被小袁營嚇破了膽,固山額真拜爾圖竟然卑躬屈膝派人給袁時中送禮,求他得救。
或者說豬隊友坑死人。
其敢下船,也是仗著有小袁營在。
兵戈嘛,敵手太弱的話也冇勁。
陸四一點也冇有孫武進的鎮靜勁,對於這幫史可法拚集起來的三流軍隊,如果不贏,他陸四也休稱文宗了。
李過撤除袁時中後,原是要將小袁營儘數收編,但部分小袁營士卒恨主將被殺,不肯替李自成賣力遂棄營四散。
但是兩翼其他明軍卻被淮軍不竭重創,右翼另有點還手之力,右翼直接被人家用竹篙攪得跟在肚子裡放了刀片似的。
還能咬牙對峙的小袁營餘部大抵也是士為知己者死了,畢竟朱國弼待他們不薄。
“陸爺,我?”孫武進一滯:啥任務?
更有淮軍馬隊趁機縱馬殺入,將右翼明軍的潰兵不竭驅往中軍,兩撥人馬撞在一起,活生生的把在前麵硬頂的小袁營後路給斷了。
可兩翼同時崩潰讓他故意有力,火線二張救兵更是遲遲不至,勉強撐了一會晤救兵還是冇有過來,朱國弼真的慌了,不想被“賣”的他隻能打馬先走,要不然賊人殺過來他想走都走不掉了。
這份名為《禦前發下禦史吳履中題》的奏疏是明朝方麵獨一對“流賊”持正麵評價,並且賜與公道記錄的官方文稿,並刊發塘報。
朱國弼口中的“小袁營”是指原李自成部下大將袁時中的兵馬,但朱國弼麾下的“小袁營”並非全數,而是此中一部僅千餘人。
方纔被崇禎派往山東賣力河道的撫寧侯朱國弼一聽有賊寇要降,且是闖軍中馳名的小袁營,大喜之下當即派副將馬如龍將他們引了疇昔。
袁時中本來也不是李自成部下,隻因本地飛蝗蔽日,至冬大饑,百姓無覺得食,這才聚眾數萬叛逆。因其部軍紀嚴明,戰役力刁悍,故河南百姓呼他們為“小袁營”,又稱“佛兵”,意指小袁營仁義。
這一次,小袁營殘部獲得了機遇。
此中一股千餘人在袁時中妹夫鄭思華、同親王大龍的帶領下竄到了山東和河南交代處,因不肯違背袁時中生前號令劫奪百姓,又實在是軍中無糧,鄭思華同王大龍商討後決定再次派人嚮明朝祈求歸順。
客歲滿清饒餘貝勒阿巴泰領軍入關,其部將領固山額真拜爾圖統外藩蒙古兵千餘並漢軍三千一嚮往南打到了淮安府的海州,沿途燒殺劫掠,殺人無數。
“陸爺,那幫子官兵還真他孃的能扛,卑職帶旗牌隊上去把他們砍個潔淨!”瞧見另有一股大抵幾百人的明軍在和鐵甲衛廝殺,冇有任何崩潰跡象,孫武進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