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兵備道[第1頁/共5頁]
“有這等事?為何我不曉得!”崇禎聞言又驚又喜。
“為父身為大明三邊總督,不管有甚麼來由,的確數年來西北情勢每況愈下,下獄問罪也是理所當然,至於孫高陽他是先帝帝師。大淩河之敗也事出有因,朝廷也要顧及朝廷的麵子。方纔那些話你此後的就不要說了,你若想為為父好,就該當經心國事。一心為君父、為大明辦事,這纔是我們武陵楊家的好子孫!“
“是,父親大人的教誨,孩兒必然銘記在心!“
“閉嘴!“楊鶴厲聲打斷了楊嗣昌的話頭,將前麵那半句謾罵人君直言爛在了肚子裡,兩人都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楊鶴沉聲道:“昌兒,我們武陵楊家曆代所傳不過是一個“孝”字罷了,你祖父中行公便高中副榜,時老母在堂,中行公便未曾退隱,一心奉侍老母,待到老母過世方纔退隱。為人子者,在家行孝,奉養父母;退隱則儘忠於君父。忠便是孝。孝便是忠,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天然亦冇有不是的君父,有些動機不要說說,就連想都不能想的!“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楊嗣昌見到老父這般模樣,也不曉得應當如何安慰,隻能跪在牢門前,楊鶴伏地慟哭了好一會兒,哭聲才垂垂停歇了下來,他抬開端來問道:“那大淩河堡現在如何?“
“都怪主子癡頑,將塘報遵循普通挨次擺放,這幾日的奏疏塘報太多了,皇爺您還冇看到呢!”王承恩跪下告罪,他膝行了兩步,伸手從那疊摺子裡抽出一份來,雙手呈上道:“應當就是這份了,皇爺你請看!”
“天下事易亂難安呀!”崇禎歎了口氣,走回到幾案旁,一個宮女捧著永樂年間果園廠製造的牡丹瓣式銀胎堆漆剔紅托盤,上麵放著一個盛著燕窩湯的成窯青花蓋碗和一把銀匙,悄悄的走進閣裡,另一名宮女從托盤上取下蓋碗和銀匙,放在幾案上。崇禎拿起銀匙,開端漸漸的吃了起來。
與平常一樣,天氣剛矇矇亮,崇禎便起了床,在一群宮女的奉侍下熟諳結束,換上常朝冠服,分開養德齋(崇禎居住處)前去乾清宮。他起首在前麵的院子裡焚香拜天,冷靜祝禱,然後纔回到乾清宮最西邊的房間,遵循宮內裡的平常安排,這時應當是皇後、諸皇子、嬪妃、公主們的存候,不過比來表情沉悶的崇禎傳令給身邊的寺人王承恩,讓其奉告免了本日的按例。
看到楊嗣昌如許,楊鶴對勁的點了點頭:“你先歸去吧,這裡今後就不要來了。如許對你我都好,如果君父開恩,你我父子今後必有再見之日!“
“父親你莫非還不曉得?“楊嗣昌道:”您在陝西招安流賊,上書聖上對東虜停息戰事,以稍裕民力清算西北之事,京中便有人寫信給孫高陽,讓其進築大淩河,以挑起兵事,以敗父親招安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