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地師 - 216 抑河奪淮保運

216 抑河奪淮保運[第1頁/共4頁]

譚奇道:“改之兄,你素有大才,小弟信賴,你定能找出比潘總督更好的治河方略,屆時我等兄弟都能沾改之兄的光,也博一個青史留名啊。”

蘇昊坐下來,扯過一張紙,開端聽馬玉陳述,一邊聽,還一邊在紙上記錄一些要點。馬玉也拿了一支筆,隨時給蘇昊畫著輿圖,講授各個地點之間的乾係。跟著馬玉的論述,有關淮安河道整治的環境,逐步在蘇昊等人的腦筋裡構成了印象。在統統這些人中,隻要蘇昊是在宿世曾經到過淮安一帶的,對於本地的環境比馬玉等人又體味得更多一些。

“哈哈,能夠讓獨文兄說個難字,可見此事之難,難於上彼蒼了。”蘇昊嗬嗬笑道。

黃河的中下流河道,本來是由開封向東,經山東利津入海的。但因為黃河泥沙極多,河床會因淤積而不竭舉高,舉高到必然程度以後,一旦決口,黃河就會改道,從其他的處所入海。在汗青上,黃河曾經多次向南改道,通過淮河的河道入海,這被稱為奪淮。

在中國當代,“河”普通是作為黃河的簡稱,王錫爵讓蘇昊去治河,實在就是管理黃河的意義。黃河有幾千裡長,橫亙全部中國的北方,蘇昊承擔的是黃河淮安段的整治,這是因為這一段黃河乾係嚴峻,其不但觸及到黃河本身,還觸及到了淮河和運河。

馬玉道:“改之,依小弟在豐城修水庫時候的經曆,在我看來,不管用甚麼體例,最首要的一條,是軍、政、民同心合力,唯有如此,才氣完整根治水害。現在,這三方的環境我們都不體味,的確是兩眼一摸黑啊。也不曉得這淮安知府是個甚麼樣的人,如果一個贓官,或者是一個乾才,我們的事情怕是都不好辦呢。”

在蘇昊深思的時候,馬玉已經把治河的環境先容完了,往下就是江以達向蘇昊先容有關淮安府的經濟和社會狀況。

所謂束水攻沙,就是後代人們常用的泄洪衝沙的體例,以通過修建水壩來進步水位,然後再用高水位產生的勢能,沖刷下賤河道上淤積的泥沙,從而達到疏浚河道的結果。束水衝沙的理念,最早是山東虞城縣的一名秀才所創,但到了潘季馴手裡,才竄改成實際。

“這淮安府,本來是魚米之鄉,素有江淮熟、天下足之說。三國時鄧艾就曾在此屯田,是一個富庶之地。現現在,因為黃河奪淮,淮水內澇,其間已然是民不聊生。我朝開朝以來,淮安府冶內水旱雹蝗,各種災害連綴不斷。弘治十五年,鹽城連遇三場大災。先是大旱,隨後是蝗災,蝗食苗儘。接著又是地動,有聲如雷,壞城垣。一遇這類大災,就有人相食的記錄。”江以達說道。

蘇昊搖點頭,說道:“這潘總督在此處治河20餘年,如果有甚麼較著的好體例,想必他早就想到並且做到了。我等迄今為止還冇有見著這黃河,現在說甚麼設法,怕是為時過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