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四百零三章 再當流賊?

第四百零三章 再當流賊?[第1頁/共3頁]

李定國說道:“這個卑職也說不透,但歐陽大人絕對是個可用之人。”

“魏王,西營主將多是陝西出身,現在三邊在手,可派人去招募兵卒,出少量軍隊為骨乾,輔以新兵,兵馬天然不缺,但末將覺得,此番反擊,關頭不在於兵卒而在於官將。”李定國慎重其事的說道。

“既是獻策,儘管說來,我雖不是甚麼氣度寬廣的人,斷也不會讓你因言開罪。”趙銘道表示他坐下。

李定國謝過以後,問道:“魏王,您感覺,清廷現在是否另有可差用的雄師?”

更首要的是,入關以來,漠南蒙前人還未參與過對大明的作戰,蒙前人害怕天花隻是一個說法,首要的是清廷也不想與漠南蒙古分享漢地,明顯,不到萬不得已,清廷不會動用蒙古藩兵。

西營已經和魏王嫡派瓊州鎮已經融為一體了,幾年來,趙銘道從未在這兩係當中做過厚此薄彼的事,反而到處虐待,西營早就不是西營了,都是魏王一脈。

歐陽直是甚麼人呢?趙銘道內心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他做過冬烘做太小人做過奸賊,但此時他又要做回能臣、君子和忠義之士了。

趙銘道也是動情,看著歐陽直,不免眼睛有些發紅,這小我與他在史乘上讀過、聽過的任何人都不一樣,也與他穿越以後見到過的任何明臣也分歧。他有著士大夫家屬的出身,一起長成全然是士紳的人生,但卻因為明末亂世而淪落江湖,受儘磨難,為了活命他扯謊、出售、無恥、卑躬屈膝、勉強責備,極儘寒微之能事,但一旦性命得保,家小安然,給他一個機遇,他就情願支出統統。

現現在的清廷,八旗主力全在山西,其他的則在潼關和各地駐防八旗,八旗蒙古和漢軍也各有差用,至於綠營也都是各有防區。但要提及來,清廷也並不是完整冇有兵力,即便是目前這類環境下,清軍仍然有兩支生力軍,一是關外旗營,二是蒙古各部。

送走了歐陽直,趙銘道心中仍舊悲慼,李定國出去好久,他都冇有感遭到,一向在那邊愣神。恍忽間,夕照的光束從窗戶當中射來,趙銘道纔是復甦過來,看到李定國立了好久,說道:“坐吧,定國,我剛纔在想,歐陽直是個甚麼人。”

李定國起家,察手施禮,慎重說道:“關於軍略,卑職有一策獻上。”

“先生,你此去入虎穴,還要擔憂我的安康嗎?我卻不知該如何送你,我不求你立不世之功,隻求你能保全本身呀。”趙銘道動情說道。

隻不過,不到萬不得已,這兩支軍隊也不好調遣。關外旗營數量約麼在一萬兩千人擺佈,駐防關外至彆的興安嶺的各處,但北有蠢蠢欲動的沙俄,南有不穩定的 ,還要防備草原部落,就算動用,也不過著調幾千兵,不敷為慮。

趙銘道點點頭:“如此,本王倒是要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