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1頁/共3頁]
而本身的本意,是要與劉棉花還價還價的,成果還價還價到最後,方家也並冇有多獲得甚麼!隻是兒子入東宮變成了父親入東宮!
現在劉棉花為了儘快攀親,又承諾保舉本身父親編輯《文華大訓》並侍班東宮,看似彷彿把前提又加碼了,但細心想想方家並冇有多獲得甚麼。
如果有人剛幸虧這段時候去番邦出差,再返來時隻怕會發明,金鑾殿上的大佬全都不熟諳了。用史官的話<,就是從“奸邪當道”變成了“眾正盈朝”。
是不是該重新考慮下婚事?有這麼一個工於心計的老丈人,在他麵前本身隨時都要謹慎翼翼服侍著,那可真是難受之極。
“看看東宮就曉得。環抱東宮身邊的寺人是誰?是以忠義廉潔著稱的懷恩、是樸重博學的覃吉。教誨太子的都是何人?是劉健、謝遷這些,將來或許另有令尊,哪一個不是清流君子?
不過從劉棉花的躊躇看,莫非眼下已經有換太子的思潮存在了?但這些臨時不是方應物有資格去存眷的事情了。
固然他非常獵奇劉棉花是如何料事如神的。但話題太敏感,牽涉到當明天子聖壽和駕崩後的人事安排題目。方應物不敢多嘴。
劉棉花口氣除了對本身狠絕外,還帶著一絲對運氣的自嘲,又有一點必定不能在青史留下雋譽的自怨自艾。方應物腦中俄然冒出了一句話:一出錯成千古恨,再回顧已是百年身......
告彆以後,方應物分開了劉大學士的書房,一邊走一邊本身想著甚麼。明天與劉大學士說話談的太深了,深到一個字也不能向外人透露,哪怕連本身的父親也不能說。
當初劉棉花就曾經承諾過,再本身科舉更進一步並攀親後,便保舉本身入東宮當太子伴讀,用這個承諾調換本身臨時不與彆家談婚論嫁――他方應物也一向把這個當作本身前程了。
方應物要抓狂,本身已經避而不談了,成果這劉棉花連本身神態都要揣摩一番,還硬是看出點東西來,他白叟家活的累不累啊!
方應物完整佩服了,偷偷豎了豎大姆指,此公的節操還是剩了幾文錢的啊。棉花閣老在將來新帝即位天翻地覆後,還能持續在內閣混日子,彆的君子君子還能捏著鼻子忍他當五年首輔,公然不是冇有啟事的。
劉棉花冇有送客,盯著方應物半晌,忽的嘿然一笑,“從你的神情看。彷彿對老夫所言並不吃驚?莫非你也這麼想?”
遵循普通汗青走向,當今成化天子確切在幾年後駕崩。換了新天子後,朝廷副本立即全麵革新,短短數月之間便完整大洗牌,從宮中到宮外的各種大佬紛繁易位。
氛圍俄然變得略感慨,這叫方應物不太適應,欣喜道:“劉公乃朝廷柱石,穩如泰山,不必多慮。”這話連方應物本身都不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