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禮單[第1頁/共3頁]
“本來如此,過來,師姐給你看樣東西,照著原樣鈔繕的”,說著,仲姝將手中的紙在他麵前晃了晃。
“那照你這麼說,他應當直接將東西交到嚴氏父子手裡,為何還要弄這麼一出呢?”,仲逸恥笑道:‘眼下年關將至,不恰是他‘貢獻’親戚的好機遇嗎?’。
說到此處,二人卻同時想到一小我:師兄宗武。
“周文龍給嚴嵩、嚴士蕃一萬兩?”,仲逸看著這張禮單:就他一人,書畫、玉器這些古玩冇有,可這一萬兩的數量也太大了些吧?
隻是都在這禮單之上,恐怕中書舍人羅龍文、兵部郎中嚴磬的那些東西,皆要歸到嚴氏名下了。
年關是個大節,但這些貢獻卻不是最多的,更多則像是例行好處,以是此次隻是比平常多了些罷了。
仲逸緩緩闡發道:‘據我所知,這貢獻的好處,當是兩種景象最多:起首這三品、四品的人物,在需求升遷或變更之時,乾係到將來幾年乃至一輩子的前程運氣,不下血本是斷斷不可的’。
禮單?仲逸倉猝放動手中水杯,才燒的開水燙到手他都顧不了:“師姐出馬,公然非同凡響”。
“佈政司左佈政使給嚴士蕃:一副書畫、三千兩銀票;安知府給嚴士蕃:一副書畫,銀票兩千兩;王知縣給羅龍文:玉石一枚,銀票一千兩;劉知縣給兵部郎中:玉石一枚,銀票一千兩……”,仲逸一字一句唸叨。
“竟說這些天下大事了”,仲姝緩緩起家,饒有興趣道:‘我說你啊,也不算算時候,再不回揚州府,恐怕洛兒要有定見了’。
“不過這兩種環境,他們還會用運送藥材或禮單的體例嗎?”,仲逸神采沉下來:“就連羅龍文、嚴磬這些人都上了禮單,即便查處起來,也會有這些人頂著”。
看師姐如此泰然自如,仲逸心中一陣欣喜:準是將事辦成了。
“又找樊文予去了?看這架式冇少喝啊”,仲姝將方纔燒好的開水端到仲逸麵前。柴炭盆火燒的正旺,圍火而坐,有了西北之行,仲逸竟無端想起一個場景:烤兩個地瓜倒是不錯的挑選。
果然是大一級壓死你,就連送塊玉石,也得是‘大’的向‘大’的送,‘小’的向‘小’的送:佈政使、知府給嚴士蕃,知縣給的就是羅龍文、嚴磬這些了。
仲逸:……
如果不出不測,多少年後,這些知縣成了知府,知府成了佈政使,那他們便可直接向嚴士蕃說話了。
真是大開眼界。
“對,如此看來,孟縣貪墨賑災、強行征賦之事是八九不離十了,不然他那來的這麼多銀子?”,仲逸緊緊捏住禮單,心中悄悄用力:“轉頭將此事向外叔公稟明,必然要將這小子繩之以法,到時吃了多少,必然要讓他吐出來”。
“有了這個,夏通判就不消擔憂看不清誰是人是鬼了”,雖是鈔繕的,仲逸不由得再細細看一遍:“此事還得請外叔公商討以後才行,這裡邊的事,龐大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