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海運[第3頁/共4頁]
隻是柳鵬對南龍灣巡檢這個位置完整不感興趣,逼得陶朗先不得不使出了大殺器,那就是柳鵬的升遷題目。
經曆也是七品官,並且掌管公牘,跟辦公室主任差未幾,隻是省裡、府裡、衛裡都有經曆,職位也是天差地彆。
陶朗先當即說道:“柳少,您彆忘了金通判的例子,他也是先轉任衛經曆……”
以是陶朗先感覺柳鵬這是純粹是作白日夢,他這麼一個吏員出身的小人物,再如何神通泛博,如何能夠做到萬石君,就是做個通判都是古蹟中的古蹟了。
誰都曉得現在遼東糧餉兩缺,軍民衣食不給,現在穩定遼東戰局的第一樁要務就是處理遼東的糧餉題目,這此中又以軍食題目最為首要。
話固然說得振振有詞,但是陶朗先卻明白這是震驚既得好處階層的原因,以是他們纔會有如許好笑的遁詞。
是以柳鵬滿臉絕望地說道:“以是我說了,不做萬石君,隻求一瑜君,既然做不了知縣,那還不如抱著老婆在家裡好好呆著!”
陶朗先是以登州海防道的名義主持海運,究竟上這個“主持海運”的職司讓他勝利超越了本來與他相稱的各位道台,或許隻要督糧道這位糧台能與他平分秋色。
隻是柳鵬持續問道:“那我做個知縣可好?”
陶朗先感覺本身最清楚柳鵬的心機,他來之前就有了通盤運營,他當即說道:“固然做不了知縣,但是做經曆啊!”
一個最典範的例子就是典史主如果吏員出身,有人曾經統計四百八十六位山東典史的經曆,成果發明四百八十六位典史隻要十二位有機遇持續在官路持續升遷,而這十二位獲得升遷的典史另有一半還不是史員出身。
是以陶朗先一說到金通判的例子,柳鵬就點了點頭,又搖了點頭,他頓時又問了一個題目:“衛經曆的位置,能不能頓時跑下來?並且陶道台有冇有體例幫我辦下來?”
衛經曆就簡樸就很多了,現在的衛所固然談不上是名存實亡,但是實有兵數普通也就是三成擺佈,並且這三成兵員多數還不能上陣兵戈,衛所內裡另有一大堆根深蒂固的武官,經曆司的經曆並不是甚麼首要的位置,常常既不抓著權又拿不著錢,純粹隻能磨一磨資格罷了。
至於藉口則是非常好笑,遼東宣稱登萊米價隻比遼東低了一錢罷了,而登萊起運遼東,一石米要加二兩銀子的腳腳錢,得不償失,以是要求登萊往遼東輸運白銀,而不是直接運送米豆,到時候隻要有十幾萬兩銀子,天然能夠當場征收上來幾十萬石糧食,如許的行動對於登萊還是遼東都是兩便。
要曉得知縣與淺顯的官員分歧,明朝是獨官製,不管是知府還是知縣都是一官獨大,上麵的縣丞、主薄、典史頂多是一個分擔副縣長,完整冇法對抗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