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1頁/共4頁]
徐氏也曉得些,便不在囉嗦,隻道:“你內心稀有就好……”
謝氏點頭道:“誰捨不得幾個銀錢?這不是錢不錢的事兒,怕是鬆江那邊有費事要找上老爺……老爺雖不愛靠近那邊族人,可真要碰到那邊開口,還能袖手旁觀不成?”
沈珠不肯直接上京求援,先去了南京尋沈玲,想要二房出麵接下此事。
沈玲的神采淡了下來。
三老爺手上也拿著摺扇,在中間給兒子煽風。
沈玲暮年雖行商賈之事,可自打弘治十四年跟在族伯沈洲身邊,幾年下來,不但身上捐了監生功名,跟著沈洲讀書也略有小成,即便還不到舉業的時候,也抹去了販子之氣,看著像個儒雅的讀書人了。
“還是先往六族兄那邊,轉頭再去拜見二房與五房長輩。”沈玲略一考慮,就有了定奪。
三老爺是中書舍人,附屬中書科,有舍人二十人,,掌抄錄誥敕、製詔、銀冊、鐵券等,除了中書科舍人以外,另有文華殿、武英殿當直及屬內閣誥敕房、製敕房中書舍人,員額不定。文華殿舍人,掌奉旨抄錄冊本;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寫冊寶、圖書、冊頁;誥敕房舍人,掌書辦文官誥敕,翻譯敕書並本國文書、揭帖,兵部記過、勘合底簿;製敕房舍人,掌書辦製敕、聖旨、誥命、冊表、寶文、玉牒、講章、碑額、題奏等奧妙文書,各王府敕符底簿。
不管是五房,還是二房,沈珠都不想見。要不是家中遭難,不得不上京求援,他連都城也不想來。
沈瑞雖閉門讀書,也冇有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境地,晨昏定省,自是立時就覺了。
沈洲曉得自家分量,加上這此中另有四房的事,顧慮到沈瑞,冇有包辦此事,隻叫沈玲陪沈珠上京……
四哥兒父母緊盯著,仆婦丫環也不敢錯眼,倒是一日日好好的,徐氏卻開端苦夏,飲食不調,精力不濟起來。
五類舍人加起來,足有百十來號人,後四類屬於直殿舍人,身上有詳細差事,日日都不得閒,中書舍人這裡,就顯得格外安逸,就算偶有誥敕、製詔的差事,前麵有多少老舍人輪著,也落不到三老爺頭上。彆說偶爾請一日假,就是頂著中書舍人頭銜,持續告病不當值的大有人在。
徐氏雖曉得三老爺是擔憂本身,不過還是道:“三叔還是往衙門去,我這冇有甚麼,如何好隨便擔擱差事?你去了還不到一年,還是當更謹慎謹慎些。
三太太道:“已經叫人買了很多青瓜備著,做餡餅做湯都是好的,大嫂都愛吃……”說到這裡,不免又擔憂三老爺道:“老爺也要細心身材,當差雖麵子,可這一每天下來也熬人……”
謝氏想到此處,既是對勁,又是擔憂,感喟道:“幸虧離的遠,要不然本日這個上門,明日阿誰上門,也叫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