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文魁 - 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

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第1頁/共4頁]

林延潮與湯顯祖,盧萬嘉,郭正域,屈橫江幾人坐在一桌。陳濟川在一旁給幾人都是滿上了酒後,本身退在一旁。

郭正域正色道:“教員,此言差矣,我們時報初誌是甚麼,興義文教,開啟民智,使民日新。故而豈可知而不言,視若不見。”

“每一刊每一個字都是我們幾人在這間報社裡連夜趕出的。每日一大早,我們來到報社,看的幾百位讀者排著隊在門外等著買第一份時報,這等高興不亞於科舉落第。”

在批評中周子義寫到,張四維拔除了張居正新政裡嚴苛之處,實乃廣大宰相,雖不說是蕭規曹隨,但也是可比房杜的賢相能臣。

各邊鎮一係列將領變更,這看似平常,但統統在當時看來,又似不平常。

天子詔令山東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楊俊民為兵部右侍郎,與兵部左侍郎賈應元一併協理京營戎政。

在這個時候張四維將對方從山東巡撫的任上調為兵部左侍郎,節製京營。

世人也是效此。

湯顯祖道:“我知美命兄的表情,這燕京時報雖是所創不過數月,但卻依托了我們的心血。”

……

說到這裡,湯顯祖忽正色道:“但如果有人要以己意,強加於民意,塗抹吵嘴,這纔是我們不成忍,與我時報所不容,就算此人高高在上,身為九五之尊也是不可。”

吏部尚書,兵部尚書,薊遼總督都為馮保私家,張居正舊黨。

張四維為附近半年,張居正歸天兩個月,官方官方都冇有一個詳細說法。天子將張居正的諡號定為'文忠',到底何德稱得上文忠呢,咱老百姓都不懂啊。現在不說京師中的官員,讀書幾近人手一份燕京時報,議論著張居正為相十年來的功過。連老百姓也是參與出去。

楊俊民是何人?乃前吏部尚書楊博的宗子。楊俊民生了兩個女兒,彆離嫁給張四維的兩個兒子張泰征,張甲征。

群議紛繁,有人說好,也有人說不好,相持不下。

“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擺佈。”

特彆是張居正在朝十年裡的功過,正反兩麵都好好停止了一番闡述,並褒並貶而是就事論事。是以這一期的燕京時報一出,京裡官員士子都是趨之若鶩,競相買來。平常一刊發賣不過三千份,但這一期卻發賣達到了五千餘份。

並且張四維雖拔除了部分新政,但對於河南,山東,兩京各省的清丈田畝,還是有序停止。一條鞭法,也是如舊。也算擔當張居正的政柄,可謂一時賢相。

聞言世人都是低下頭,郭正域沉默歎了一口氣。

當下湯顯祖將酒杯擲於地上,摔個粉碎。

而後湯顯祖對林延潮一揖,慨然道:“宗海,吾先行一步,朝堂上就希冀你重振乾坤,不要讓我們這番捐軀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