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群儒(下)[第1頁/共3頁]
張居正道:“方纔辯經林中允言辭精美,不過還是有恰當不謹之處,與人相論,切不成自大,需請教之心。林中允未免才高而學未粹,氣豪而心未平,而辯經之言也不是發前人所未有之見,他所研之道,更近乎永嘉之學。”
至於黃鳳翔,以及與林延潮交好的官員則是心底痛罵,這,這,這有黑幕,的確是倒置吵嘴嘛。
張居正又道:“縱觀林中允殿上所言,一語概之,即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如此三代聖賢則枉作工夫,其弊,上無兢畏之君,下有窺視之臣,覺得天命能夠偶得,此論實不敷覺得儒者之經。”
小天子滿臉讚美道:“同知經筵之言,真振聾發聵,可為定論。”
陳亮是南宋狀元,永嘉學派中承前啟後的人物,當然也持事功之論,善於雄辯,不見容於理學,還曾因其負氣傲睨的脾氣兩度下獄。
小天子聽馮保這麼說恍然道:“本來如此。那林卿家本日辯經,就是引自此學。林卿家的學問實在是太賅博了。”
你林延潮即使是在本日經筵上激辯群儒,大獲全勝,但要以你的觀點代替,程朱理學,是底子不成能的。
張居正纔是大要用理學的一套,內裡用事功的體例來管理天下,他纔是朝堂上比來於永嘉學派,主倡事功的人。如果真正理學的官員當首輔,哪個敢如他如許搞變法的。
以是這場經筵裁判由他來擔負,也是理所當然。
照事理而言,張居正應是偏林延潮一邊纔是。
張居正向天子道:“陛下,林中允之言,臣不能認同。”
林延潮心底於勝負倒不是太在乎,大師又不是傻瓜,誰贏誰負一眼瞭然。他是要在旁相看,這張居正到底能說出甚麼事理來?讓大師心折口服?
不過方孝孺卻很賞識他,曾誇陳亮一句,人不覺得狂,則覺得妄。
張居正這話當然得了眾理學官員的分歧支撐,低聲會商,林三元於經學之處確有見地,但知識辯論有道,縱是才華豪放,不算大師之言。
林延潮也是能夠接管,在這以理學為顯學,也是官學的朝代。起碼林延潮能在經筵辯經上,與周子義他們打成‘平局’,這就已經算是贏了。
昔日隻傳聞過趙高能指鹿為馬,我們都不信,本日看來相爺的本領比趙高還強。
張居正走到殿中,滿殿寂靜,他幾近比天子還更代表大明的權威。
本是一個個被林延潮駁得恨不得鑽到地下去的吳堪,耿周等人,臉上也有了活力。
不過頓了頓張居正又道:“林中允其言語中雖有失公允,卻也有可聽可聞之處。吾參與廟堂之末議,主朝廷獎懲用官,一貫覺得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天下官員中清流莫過於海剛峰,然其上任應天巡撫以後,驟而矯以繩墨,應天高低,訛言沸騰。循吏善辦事能務實,為老百姓謀福祉。殿上諸臣精研性命,切不成忽視事功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