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1頁/共3頁]
“林中允言凡有其器,必有其道,但千五百年來,道之不存,又如何言器?”
林延潮說得雲淡風輕,不見半燃燒氣,朱裹隻能在場中,如同複讀機般在殿中幾次地說,這,這,這!
“陛下,林中允所言不當,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林延潮傳聞朱裹精通易經,算是這內裡除了周子義外,最大的敵手,本日三言兩句不駁斥他,上麵的人上來車輪戰,本身不是疲於奔命。因而林延潮作揖道:“朱郎中真不愧易學方家,道在器先,此乃老子,朱子之見,吾不敢駁之。”
這道與器之說出自易經,道無形,形而上,器無形,形而下。
老子說,仆(道)散則為器,也就是道在器先。
耿周解了朱裹燃眉之急後,問莫非:“吾方纔聽林中允言道,實離道千裡也!朱子有雲,道乃亙古亙今常在不滅之物,但千五百年被人作壞,其間雖或不無小康,而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何嘗一日得行於六合之間也。”
果然深明群毆之道。(未完待續。)
耿周出陣,朱裹舉袖拭去額上之汗,退到一旁。
單挑,就是你一小我挑我們一群;群毆,就是我們一群人毆你一個,兩條路任你林延潮自選。
“老子有雲,仆散則為器。自古以來,器不離道,道不離器,汝棄內聖而言外王,乃離道而言器,不異於捐本逐末。這三尺孩童都能知之的事理,莫非林中允不知,如此可為真儒邪?”
周子義平生皓首窮經,身為理學宗師,實際的就是非五經、孔孟之書不讀,非濂、洛、關、閩之學不講,故而得義理之精。董仲舒雖也是名家,可春秋繁露,卻不在他讀書之列。
這是歪門正道,我等不平!
曾省吾輕咳一聲,收回了號令。居於王篆下首,一名四十餘歲的官員,放下攏於袖中的雙手,袖袍一拂,出班而來向天子道:“陛下,林中允之言,臣不能苟同!”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可身為一名夙儒,身為國子監祭酒的周子義會冇讀過春秋繁露?
如林延潮這等考據派,你說得每一句話,對方都能尋其出處,再回嘴之,如許大師還能不能鎮靜的講事理了?
王篆方纔不是說,林延潮隻會正理,不會以事理服人,眼下林延潮就以大事理駁之。
周子義冇有推測會在這一點上被林延潮駁斥。他以往與人辯經答辯,卻從冇有碰到如林延潮,如許長於考據之人。
“蓋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儘。道在器中,在事功當中,此非捐本逐末,而是由末知本。朱郎中言道而不及物,實枉作工夫,如井中撈月!”
朱裹說道在器先,林延潮說,對,這事理我服,但我們不談事理,來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