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第1頁/共3頁]
會考在午門內停止,由翰林院命題,禦史監考。
然後林延潮與三人到了一間屋內。林延潮將本身草擬好了幾篇旨意給他們看了。
林延潮儘是欣喜道:“那統統有勞了。”
誥赦,來文林延潮聽來,差未幾是當代英譯漢,與漢譯英的意義,但雜字是甚麼意義?
林延潮從馬譯官臉上看出一抹寬裕之意,他傳聞永樂今後,大明日漸閉關鎖國,四夷館也是垂垂淪為馬肆。而館內譯字生也不如永樂年間考覈那麼嚴格,很多官方後輩隻求混入四夷館糧食,在學業上多是劃水,乃至有報酬錢收授賄賂,將國情流露給番邦等等。
因而林延潮在值廬裡草草用飯後,就從長安左門分開了皇城。
兩名譯字官,一人姓馬,一人姓鄭,譯字生則姓陳。
林延潮傳聞以往譯字生要求甚嚴,隻收國子監監生的,厥後也就是隨便了,淺顯富商後輩,隻要給錢賄賂都給進等等。
至於傳授則是從資深譯字官中提拔,然後經過內閣考覈,最後選用,由此可見慎重。身為傳授,官職由正九品序班升為從八品主薄。
來到四夷館後,林延潮向門子申明來意,門子聽聞是林延潮乃日講官,頓時暴露了恭敬之色,當下帶林延潮先見過四夷館主官。因為四夷館由太常寺辦理,提督館事乃是現太常寺少卿王宗載。
想起張四維交代,十今後朵顏部使者朝見的事,林延潮當即透露幾分凝重之意。
朝廷給譯字生的報酬,也算優厚,成為譯字生後,便能夠按坐監例糧食,顛末三年在四夷館的學習後,插手會考。
冇體例隻能講究著用了,林延潮笑著道:“太好了,三位都是本官所需的人才。不過眼上馬序班,本官需先與你參議誥赦對譯之事,而到了金鑾殿上就要請彆的二位助本官一臂之力了。”
九品序班,也就是有了官身了,從譯字生提為譯字官。
林延潮心道堂堂韃靼館,竟然冇有同時會譯字和筆譯的通才,這也太不成思議了吧。
林延潮將草擬好的幾篇旨意給馬譯官及彆的二人看後,三人會商了半天,最後給了林延潮交了一篇。(未完待續。)
王家屏聽林延潮這麼說,笑著道:“冇推測中堂他將此事交給你,也好,何諭德不在,之前我還犯難呢,現在有宗海你來就是再好不過了。不過你也是初次承此差事,如果譯寫不精,名物不對,則於國體有損,此事如有甚麼難堪的,必然奉告我。”
王宗載當下韃靼館的館正說了幾句。館正聽了當即點了兩名譯字官,一名譯字生稱為館內純熟於譯事之人,讓他們幫手林延潮。
因而王宗載攜林延潮來韃靼館。這四夷館雖說是四夷,但實際上有十館,如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等館,萬曆六年還新設了暹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