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文魁 - 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

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1頁/共10頁]

李三才聞言這才放開了手,眼眶裡竟有幾分潮濕。

現在明朝已經在倭國大阪,琉球國那霸,朝鮮之王京設慕華館。

信中林延潮言道:“漕運幾十萬百姓衣食,吾豈不知,然與大明六千萬子民相較,孰輕孰重……”

“劉文靖斥其,公冇法甘於澹泊,被時勢所誘,他日王上(嘉靖)輕視我們這些人,這個先例就從你而始了。”

內閣值房外,秘密中書王衡,正運筆作文。

參讚為正六品銜,掛禮部主事銜或戶部主事銜。

顧憲成信中所言,李三纔此舉即是為林延潮掃清了親信之患,故而在河漕海漕之間,朝廷必須放棄對海漕攙扶,同時將來補充閣臣人選,必須優先考慮此人。

同時明朝使節在倭國,琉球,朝鮮或有豁免之權,不受本地司法鞠問。

當初提出海漕,便是興海貿,也是為了肅除漕弊。用來外力來突破僵局,合起來講也是為了互市惠工。

有段故事,王衡是耳熟能詳的。

林延潮與沈一貫在閣中是以起了爭論。

要破局,必須用外力突破於此,為死水中注入新水。

同時南來北往的販子在此停止貨色買賣,漕船在此卸貨或者載貨。彆的城中還設常盈倉兩處、常平倉兩處、預備倉三處、莊倉五處,作為漕糧儲備之用。

一向到了庚子賠款時,清朝實在無錢可用,才正式拔除了漕運。

當初潞王在河南被林延潮搞得灰頭土臉,一度要往湖廣就藩。但厥後潞王每日寫信向李太後哭訴,終究天子還是因李太後所請,將潞王又遷回就藩河南,為此又多花了朝廷幾十萬兩銀子。

林延潮突問道:“對了,沈泰鴻在河南為官如何?”

因而倭寇調派後輩全數都給本身取了漢姓,以便與明朝人士來往稱呼。這在親中華的國度中如越南,朝鮮,琉球上層都以改漢姓為榮。

至於河漕,林延潮是如許看的。

這些人見地了大明的國力強大,文明昌隆,返國以後很多人都畢生努力於‘明倭友愛’的奇蹟上。

李三才聞言冇有言語,一邊是一向對他不吝餘力提攜的恩師,一邊是顧憲成為首的兩百餘名因爭國本而被罷的官員,以及將來的天子。

次日,李三纔再度宴請顧憲成。

“這也是我為何一向推舉公入閣之故。”

“又是這個潞王。”林延潮微淺笑了笑,真是老瞭解啊。

但林延潮對沈一貫一向采納謙讓的態度,答應對方在很多事上點頭。

當年三王並封之過後,王錫爵對顧憲成,趙南星這一片反對他的官員‘大殺特殺’,被貶了不知多少官員。

在王衡看來此乃疇昔質子,但他不明白為何林延潮卻為何還安排本朝大儒,如此操心教他們漢學文明,並對他們的課程事事體貼,親身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