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第1頁/共4頁]
“拖經略大人的福,一起上雖說有些難處,總算是不負所托。”
林延潮當即對門外的吳幼禮道:“你與李先生去劉綎營中與他說句話,問他還想不要那兩百支魯密銃了?”
楊素已是如此,而從宋朝起文武殊途後,文官掌軍的手腕,常常都比武將更峻厲,如此形成了文武反麵,是以文官動則摧辱武將。
“哦?如何說?”
梅侃見林延潮神采問道:“經略大人但是擔憂甚麼?”
對於勸服正要鬨兵變的劉綎所部,孫鑛是束手無策,他不曉得林延潮有甚麼這些武夫打交道的手腕。
而武將呢?都是粗人,他們常日來往就貧乏如許的分寸感與邊界感。並且武將極度講究權嚴肅,對於上會從命,但對下會淩辱。待對方讀書人那一套是不可的,你待他客客氣氣,他還覺得你好說話,頓時會欺負到你頭上來。
“讓梅家兄弟到蓬萊閣來!”
梅侃放下筷子道:“經略大人所言極是,去歲從太倉至天津,我們也是從蒲月從劉家港開洋,轉過撐腳沙,至三沙洋子江,東北至扁擔沙大洪,萬裡長灘,然後順風沿東北行一千多裡至黑水洋,然後從西北轉過成山與劉島,七月即抵至天津。”
“至於劉綎也請中丞放心!李材之前與劉綎有舊,讓他與劉綎說話。”
林延潮道:“此人是少有的知兵之人,我已向朝廷請調他到軍前效力,以圖戴罪建功,朝廷讓他戍鎮海,因而我要來到麾下參讚軍機。”
“何出此言?”
梅侃道:“那倒不是,這海運之事,船輕易找,但最難的還是在能出海的海員和舵夫!”
歸根結底隻懷有對軍法害怕,從命於主將恩威,而不知為國度民族而戰,這是封建式軍隊的通病。
林延潮道:“當年吳王伐齊,命大夫徐承率海軍渡海伐齊,迄今已有兩千載,但從南至北的海路為何走得還是如此艱钜?”
“如好的船工能針路定船向,夜觀紫薇使海船於大洋當中不迷航,白日能觀天象以卜大風大潮,這些事情諳練的船工無不曉得,除外還要曉得挑選那邊避風,碰到淺灘之處,要尋諳練船工點篙以免觸礁,再雇傭久於海上的報酬號船作為船隊的前驅,如此一名海員在我這裡兩個月所得更勝於外頭三年所得。”
林延潮也想曉得這主持第二年的海漕之事。
“經略大人敢問一聲,這雇役的錢朝廷肯給嗎?就算朝廷肯給,朝廷能曉得哪個是諳練船工,哪個是充數的嗎?”
說來也奇特,孫鑛手頭很多毒手之事,顛末林延潮一點撥,或者向朝廷上封奏疏,無不當即化解!
“以威馭之,以利接之!下官承教了!”孫鑛冇推測林延潮有如許手腕,竟然以恩德就收了將心。他還覺得林延潮與劉綎雖同船而來,但涓滴冇有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