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1頁/共4頁]
“最後南軍糧餉過厚,宋某承認,但是雙糧之事也是本提督與大司馬親口所允的,出國交戰,必須重餉犒軍。南軍是募兵以軍餉為生,而北軍拿不到糧餉,但過後家裡卻有田畝能夠耕作!為國效力之士,死不旋踵,但在將軍眼底卻成了呱噪威脅之兵!”
李如鬆嘲笑道:“製台真是好短長,平壤之戰時,公不在一線督師,倒是比在火線血戰的末將看得清楚。”
李如鬆針鋒相對道:“那麼製台可知南兵屢噪之事?製台又可知南兵口口聲聲說先登之功,但平壤之戰,我令吳惟忠部攻牡丹峰,止步於含毯門。而北兵楊元所部卻拔去七星門,火燒風月樓,這誰是先登!”
南軍北軍分歧,主如果兵製分歧,北軍常日軍餉少,要鼓勵作戰唯有厚賞。南軍本來厚餉,但論軍功犒賞與北軍要同一標準,北軍自不樂意。
李如鬆看了一眼宋應昌,然後道:“末將一時激憤,倒冇有必然是說誰?”
李如鬆掃了一眼,看看屋內四周彷彿埋伏了人:“敢問經略,此是何意?”
而聽聞宋應昌進屋,頓時李如鬆的臉沉了下來。
“而以後碧蹄館之戰,南兵多次鬨餉,一鬨先登之功,二鬨雙糧之銀?當時我雄師食不充饑,拿銀四周籌措軍糧,又那裡拿銀子給他們。然後南軍還不罷休,數度打擊中軍,乃至殺了本將旗牌官,真不曉得是何人給他們在背後撐腰?”
李如鬆這時候道:“啟稟經略,末將也知朝廷現在處境寬裕,此錢能夠緩一緩再說,再說之前南軍的軍餉也冇到。”
林延潮見此朗聲大笑,然後起家走到二人麵前。二人起家離席後,林延潮一人握住一手道:“你們二位籌議今後將賞銀多少定下。林某就作主,先將平壤之戰首級之功,先登之功的賞銀先發一半給眾將士們以安寧軍心。你們覺得如何?”
二人同時道:“謹遵經略大人之命。”
李如鬆道:“冇甚麼好多言的,吾李家自洪武以來即內附大明,我父子兄弟更加朝廷鎮守遼東數十年,卻不幸落了一個‘兵權太盛’之言。”
李如鬆一愕道:“此言當真?”
林延潮道:“士卒數度鬨餉,在中軍呱噪,乃至因激憤殺了旗牌官,若說其彆人馬尚且罪大惡極,但蹊蹺的是南軍不是練習有素,入朝以來秋毫無犯嗎?如何連朝鮮百姓都不取一毫,卻敢殺了堂堂提督的旗牌官?”
宋應昌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先登敘功上就依提督安排。”
林延潮聞言一聽,麵上不動聲色心底卻想,宋應昌好勸,畢竟大師都是文臣,並且林延潮對有提攜之恩。大師有共同好處在,故而他不會反對本身,但李如鬆倒是分歧,對方鋒芒畢露,恐怕本身要讓他服從,有些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