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第1頁/共6頁]
過了一段日子後,幾位內閣大學士同時上疏要求天子答允讓兩位皇子讀書。
宋纁時向坐在首位上的申時行施禮,申時行撐著扶手微微起家,二人點了點頭。
內閣大學士,吏部兵部尚書出缺,由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廷推!
“大理寺卿盧維楨。”
推舉官員必須署名,誰推舉了哪名官員一目瞭然,如果官員不稱職,是要究查舉主任務。
三羊是楊四知、楊文煥、楊文舉,八狗指趙卿、洪聲遠、張程、蔡係周、胡汝寧、陳與郊、李春開、張鼎思;十君子是鄒元標、雒於仁、李沂、梁子琦、吳中行、沈思孝、饒伸、盧洪春、李植、江東之。
倒是坐在他的身側的趙用賢偷看了一眼黃鳳翔薄後,搖了點頭。
“戶部右侍郎裴應章。”
而禮部尚書身為九卿之一,申時行是必然要爭奪到的,如此再九卿廷議上本身對於局麵掌控上會大增。
而皇明時報第一刊即公佈了新任禮部尚書官員的名字。
“左副都禦史周世選。”
“禮部大宗伯之位極其關頭,多選些人也是好的。”
很多官員臉上都暴露笑意。
這宴廳內便是七卿,加上通政使,大理寺卿合稱九卿。
至於申時行當然明白,但楊巍拜彆後,他對人事的安排越來越不那麼得心應手了。這都城裡清議上倒黴於本身的定見又起。
位列最末的一名官員出列拱手。天下知府都是正四品,唯獨順天府府尹是正三品。
當即申時行,宋纁親身謄寫奏本將廷議的成果上奏天子裁斷。
通政使,大理寺卿同為大九卿之一,但在如許的廷議中,卻隻能與其他三品官同列。
“回稟元輔,三品以上京官都到齊了。”
但戶部尚書不需顛末在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公推,而兵部排名卻還在位列的第三禮部之下。不過這不奇特,禮部雖權力最小,但由此禮部入閣的官員卻不計其數。
宋纁看向太仆寺卿艾穆,此人是舉人出身,當年與沈思孝,趙用賢一起在張居正奪情的事上上諫,是以而名聲大噪,最後以舉人出身位列太仆寺卿。
“下官裴應章在。”
同時艾穆還是趙南星的教員。
說完宋纁回身拜彆,其他官員隨即進入闕左門擺佈的宴廳擺佈對坐。
於慎行臨走前也勝利地刷了一把名譽,將冊立太子的事搞定,官員們是爭相到船埠上送他拜彆。
Ps:保舉票頓時要一百萬了,求兄弟姐妹們援手!!!
“光祿寺卿陳大科。”
雨棚之下。
宋纁看了一眼雨勢,然後道:“本日大雨,諸位請至宴廳安息,一會將吏部尚書堪任官名單給諸位過目,若無貳言即行推舉。”
宋纁聞言點了點頭當即向申時行奉上這一次堪任官員人選。
“元輔,雨是越下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