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武夫 - 1353.第1353章 大義動人心

1353.第1353章 大義動人心[第1頁/共4頁]

士紳百姓都有挑選,販子們則是看到了機遇,趙家軍在彆處口碑各彆,但在商界倒是名聲極好,照價付錢,公允買賣,以雲山行如許的個頭已經不必做了,但雲山行做得比其彆人更好,更不要說徐州和雲山行那層出不窮的發財點子,燒酒、集市、鐵器、海貿乃至他設立港口和收稅的體例,這些事大師也都在做,卻冇有人像趙家軍這麼做,能讓人賺這麼多。

******

這統統統統的觀點都在這個動靜麵前煙消雲散,如果趙家軍出兵遼東,與韃虜苦戰,光複國土,如果徐州趙進能做到,而京師的天啟天子朱由校做不到,那麼天下正統該是誰,天命該是誰,江山社稷該有誰來護持,那還真不是官賊之分,而是值得去想想了。

當確認了動靜失實以後,天下立即震驚了,山東和北直隸的門路上快馬信使來往奔馳,很多人向著四周八方,向著大明天下各省送出這個動靜,讓本身的親朋老友們都曉得這個動靜。

有人哀歎,到底誰是官,誰是賊,可賊過境秋毫無犯,事事講究端方法度,這官軍如同盜匪,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官方天然有本身的熟諳。

而在關內數次擊敗官軍,乃至威脅到京師的徐州趙家軍也被大多數人討厭悔恨,以為是國之大賊,建州女真在外,徐州反賊在內,一內一外,相互管束朝廷官軍,讓其頭尾不能相顧,讓這天下的局勢愈發腐敗,都感覺這徐州賊就是趁這個邊鎮危急的時候出兵撈取實利。

讀書人們這麼想,百姓們的觀點就更簡樸,大明橫征暴斂,殘壞處所,然後卻在內裡一場場吃敗仗,現在來了個講端方的,並且主動出去打,為國爭勝,如許的權勢如何不比你大明好,如許的力量天然要擁戴,也值得去擁戴。而在登萊兩府的遼鎮災黎,對趙家軍的行動更是感激涕零。

但到了這個時候,即便不信的人也不得不信賴了,不然的話,在那邊堆積了近萬兵馬,大劃子隻近千,如果要欺詐做戲也犯不著用這麼大的陣仗,看來真的要北伐遼東了。

天下士林特彆是北方士林,大抵明白趙進對讀書人的態度,恐怕是自儒士入仕以來最為輕視的時候,現在朝廷給他們的虐待都會消逝,他們天然對趙進刻骨深恨,但聽到這個渡海北伐的動靜後,他們固然不會轉向用戶,可那仇恨卻消減幾分,越是讀書,就越曉得大義,就越曉得史料典故,固然建州女真冇有打進關內,可大師都曉得金國和蒙元做過甚麼,曉得在開端時候會有甚麼樣的慘痛遭受,並且他們比百姓百姓更曉得現在的局勢,曉得官軍的腐敗,曉得多麼傷害。

各階層對趙家軍的北伐遼鎮或是美意旁觀,或是儘力支撐,隻要大明的官員們表情龐大,已經有出身遼地的官員開端去官,等山東那些民氣惶惑的官員們此時則是不曉得如何決定,天下局勢到現在已經能夠看明白了,趙家軍如果安定遼東,那麼此後冇甚麼牽掛,但如果此次渡海碰到甚麼波折風險,那就元氣大傷,鹿死誰手還是不決,很多人都想起忽必烈派船隊撻伐倭國的舊事,那是一場大風導致了全軍毀滅,此次會不會有?誰也說不準,畢竟海上風大浪大,任何事都有能夠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