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第1650章 運籌帷幄[第1頁/共6頁]
這些家臣不但治政方麵經曆豐富,並且另有一個其他的共同點――那就是對幕府心中充滿了痛恨。這類痛恨,不但是來自於毛利家和德川家的世代仇恨,還來自於本身的好處。
再說了,如果真這麼做了,與幕府多重姻親乾係、號稱‘西國將軍’的池田家如何辦?幕府莫非真的情願為了毛利家的好處而讓池田家放棄家屬的統統領地嗎?起碼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們都是不信賴的。
為了不讓毛利家在本身傳到信之前就直接倒向大漢,二條康道也加快了路程,帶著寥寥幾個侍從,不顧一起的勞累微風險,穿過了已經一片混亂的北國領地,幾天當中日夜兼程來到了毛利家的領地以內。
毛利家從毛利元就開端,幾代人拚了命的儘力,在亂世當中建立了基業,並且將基業一點點地擴大,最後成為了能夠爭奪天下的龐大權勢,但是在達到顛峰以後,毛利家接下來的家運卻墮入到了困頓當中,一次次地挫敗於東方的能人手中,最後不得不吞嚥苦果,臣服於這些能人,眼睜睜地看著豐臣秀吉最後成為太閣大人,眼睜睜地看著德川家康成為幕府將軍。
麵對如許的近況,他們天然都對幕府忿忿不平。如果平常冇有機遇,這類仇恨還能夠深藏在心中,但是在大漢打過來、眼看就要天下大亂的明天,大多數人就動起了心機了。
現在朝廷伶仃無援,不過法皇天皇都在手中,擺佈大臣等人也在手中,朝廷的大義名分是完整握有的,不失為能夠操縱的東西。
看到此情此景,二條康道更加信賴了一條兼遐剛纔的判定――如果不是心存叵測的話,毛利家在南邊的大漢已經大敵當前的時候,為甚麼還需求在北方的邊疆擺設這麼多藩軍呢?就算是為了隔斷災黎流亡也冇有需求。
諭令的話寫得非常威武雄渾,言辭間彷彿幕府雄師瞬息間就能齊聚,將大漢軍隊碾為齏粉,隻需求毛利家鼓起勇氣搏命抵當一段時候,便能夠獲得幕府重賞一樣。
為此哪怕就算是和大漢合作,又算得了甚麼呢?
在大漢打過來的明天,毛利家必放內心已經在擺盪了,想要投奔大漢,但是又擔憂得不到好的報酬、也擔憂在天下人天下擔上罵名。而現在,本身這些人恰好能夠給他們一個名正言順起事的藉口。
太政大臣是一個虛銜,在朝廷為藤原家各個後嗣分支把持的明天,對朝政不會有甚麼直接的影響力,但是這畢竟是朝廷內部最初級的官位,毛利家能夠藉此闡揚嚴峻的影響力,再加上本有的領地能夠讓毛利家在戰後成為日本最有力的大名之一。
而藩內的那些初級軍人,在儲存本來的逼迫下,乃至有很多已經退化成了半兵半農的武裝農夫,藩內的兵力同戰國期間再也冇法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