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忠孝兩難全,各人前程[第1頁/共6頁]
俄然——
胡部堂昂首看了一眼,然後點點頭。
“這內裡,我重新放了三張宣紙,與你畫的那張大小劃一。我和戚繼光、俞大猷研討過,你這個東西,對我軍在海上與倭寇作戰極有幫忙,但還貧乏很多細節。我明白你的意義,是擔憂左寶纔在院試難堪,你放心,我會出麵為你作保,院試時也會參加。何況,有徐閣老,高拱和張居正做保人,連裕王也署名,左寶纔再想不開,這件事他也得衡量衡量。縣試快開考了,這幾日你用心複習,等縣考結束,我來向你取完整的圖紙。”
“這事倒是看得挺透,還不算個酸儒。”
鳥船的圖紙就算完整畫出來,填上統統細節,從尋覓質料,到研發製備,為其製定專門的戰術,再停止演練,這一套下來,起碼也得一年的時候。
俞大猷接著道:“就是這個意義。部堂如果受命,與通倭嫌犯有何兩樣?我們這些年折損的兵將又是為甚麼?若不受命,嚴黨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不免損了嚴閣老與部堂的師生交誼。”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詞:求死。
胡宗憲:“若能抽身,我早就抽身了。辭呈遞上去,也不是一回兩回。”
李袞還是有些懵,他固然從小就對讀書不感興趣,若非李孝先硬逼著本身,早就投身軍中了,但直接投身俞將軍麾下?功德來得未免太俄然。
山裡仲春的冷風,就像不請自來夜客,愛在馬車外吹打,車環兒搭搭地響了一陣,車內就都是風的聲音了。
“你有病在身,這些虛禮就不必了。你和王施主今晚就住在西配房,其彆人,住在東配房。蠟燭我已備好,如有需求,提早申明,我要歇息了。”
胡宗憲很恭敬地朝著那老衲人行了一禮,“大師。”
王正憲有些煩惱,也非常焦心,“曉得你難,但這類時候,如何能犯傻氣?”
“……”
“啊?”李袞不由瞪大了眼睛。
“這是功德,你還啊甚麼?”於可遠瞪向李袞。
李袞裹著棉袍,縮了縮脖子道:“真冷啊!”
這時,李袞也想通了,“將軍,我情願投身軍中!”
王正憲手一抖,“局勢真到瞭如許的程度?”
於可遠慎重地接過卷軸,又慎重地點頭道:“是。”
再往裡走,就是一條曲徑,由青石鋪就。路的絕頂,通往無儘的大海。
但除了這些人,對旁人是極好的。
俞大猷又是一愣,觸及皇上,不管他如何不滿,也不敢肆意妄言了。
然後指著林清修和李袞道:“這位是李袞,前任東阿知縣李孝先之子,是個不錯的苗子。部屬想著,縣考以後,不管成績如何,都帶他到軍中曆練。若考中,便效仿趙雲安,當個幕僚,一邊籌辦前麵的測驗,一邊積累軍功。若考不中,就遵循生兵蛋子練習。部堂覺得呢?”
胡宗憲將眼神收了返來,“我不求青史留名,但求所作所為,上不愧君師,下不愧百姓百姓,中不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