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
翻页 夜间

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頁/共3頁]

它也是此次作戰的旗艦,艦上長官的配置非常牛B,艦長恰是顏常武本人,他作為最高統帥親身出任艦長,副艦長有二個,一個是劉國軒,另一個是施琅,另有參謀長戴維先生也在本艦上,而戴維先生本身也是個帆海兼炮術妙手,他也插手了批示官的步隊中,參與排班執勤。

整整動用了四條大型拖船,船槳劃動,拖船上連絡戰列艦的長纜繃得直直的,終究這條钜艦啟動了。

顏常武擔負艦長不是他閒得無聊,而是這麼好的一個“玩具”,不拿來玩玩,太可惜了!

在帆船期間,冇有魚雷,冇有爆破彈,水線下船麵的船壁被粉碎的概率遠遠小於水麵上船壁,是以一些首要設施被安排在這裡是合情公道的。

拖船就是撓槳船,在冇有動力船之前,撓槳船的矯捷性很好,勝於風帆船。

有了這麼多的火炮,可謂武裝到牙齒,艦上一次齊射,可發射半噸重的炮彈!

“帝國”號戰列艦設備了打磨非常精美的102門鐵鑄大炮,其構成和漫衍以下所列:

食品儲藏室、醫務室、船工室、軍官起居區、錨纜艙和火藥室等首要設施則安插在水線下船麵,同時在這層船麵還安排有一條又矮又窄的木工公用通道,它的感化在戰時如果水線以下的船壁受損時必須快速修補,木工便能夠通過這條通道及時趕到出事地點並完成修補事情。

28門24磅炮安插在中層火炮船麵,比彆的火炮船麵少了2門是因為它在兩側開設了登艦艙門;

……

艦上官兵850人,是顛末加強的,平時也頂多820人,具有90門火炮的二級戰列艦也有750人至800人,可見東北國的一級與二級戰列艦之間的載員差異並不較著。

即便是口徑最大的70磅短炮,其重量也輕於口徑遠小於它的32磅加農炮。

“帝國”號戰列艦的製作無疑是精美的,在體味到製作、武備與佈局後,這艘钜艦已經舉頭登上了屬於它的汗青舞台!

此時他就在戰列艦上的露天船麵上發號施令,把四周的官兵教唆得團團轉。

大型的拖船有二十八對槳,每支槳由四小我劃動---分歧於奧斯曼帝國,為東南軍辦事的槳手是有酬謝的,雇傭的是本地人乾活,而奧斯曼帝國全用仆從作為槳手。

70磅短炮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火炮範例。它的倍徑靠近於榴彈炮和臼炮,但是利用體例倒是像加農炮一樣平射。它隻要單個炮耳,炮鈕上帶有圓環,炮口部位冇有外擴,反而內縮。它的口徑龐大,乃至能夠達到70磅,但是重量比劃一口徑的加農炮要輕很多。

32磅炮改進得很不錯,這是一種長炮,口徑比42磅炮略小,但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強,裝填速率更快,另有一個好處是少一種口徑,裝運的炮彈少一種,就能減少後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