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 第126章 天啟元年(下)

第126章 天啟元年(下)[第1頁/共3頁]

"要我說,這福王雖是春秋不大,但用一句富可敵國來描述,倒是涓滴不為過..."

與此同時,街道兩旁的坊市中也是走出了十餘名身材魁偉的壯漢,搶先一步進入了茶館當中。

"少爺,這天色也不早了,我等是不是該回宮了..."

待到朱由校及身邊的王安大步邁入茶館以後,頓時便有機警的"茶博士"笑容滿麵的迎了上來,態度非常殷切。

但比來幾個月新天子的所作所為,京師的百姓們但是切實在實瞧在眼中,自是冇有人閒來無趣的"落井下石"。

見勸說無果,老寺人不由得無法的搖了點頭,不由自主的朝著火線亦步亦趨的壯漢瞧去,待獲得壯漢必定的眼神以後,方纔減緩了些許嚴峻。

此等"馬腳",對於察言觀色的"茶博士"而言,實在是太較著不過。

茶盞落地的聲聲響起,正如癡如醉的"茶博士"聽聞身後傳來的動靜,心中不由得一驚,趕快回身觀瞧。

"近些年,不知多少教坊司的歌姬舞女們進了福王府以後,便再也冇有出來過..."

聞言,王放心中雖是發苦,但臉上卻不見涓滴非常,規端方矩的跟在朱由校身後,朝著其所指的茶館而去。

自"穿越"以來,他可貴有如此閒暇的光陰,自是不肯儘早回宮,百無聊賴的翻閱著百官千篇一概的奏本。

雖說在出宮之前,東廠及錦衣衛已然提早在路途兩側做好了妥當的安排,身後另有"四衛營"主將黃得功領著十餘名親兵亦步亦趨的庇護,但此人隱士海的長安大街畢竟不比大內,不免存在些許隱患呐。

畢竟二人的春秋相差較大,且王安始終掉隊朱由校半個身位,不敢有半點超越,一瞧便是忠心耿耿的老管家簇擁著家中"初出茅廬"的小少爺。

平話先生的聲音極有磁性,共同著奇特的節拍,很快便令茶館世人呼吸短促,眼神熾熱。

依著過往的經向來看,販子間的百姓們對於貪贓枉法的宗室藩王最是"義憤填膺",但對其事蹟也最是感興趣,乃是耐久不衰的談資。

"傳聞還是一對父子呐,實在是不幸的很.."提及此事,平話先生激昂的聲音中也微微呈現了些許動容,滿臉感慨。

他更情願待在這行人如織的長安大街,感受令民氣神平和的"炊火氣"。

呼。

"這類事自古有之,大過年的,你這老頭便不要說這些沮喪話了.."半晌過後,二樓另一處雅間便有人略帶不滿的呼喝道。

啪!

"光是當年就藩的時候,萬曆天子便為其籌措了整整兩萬頃的良田,現在小十年疇昔了,誰曉得這福王究竟攢下了多大的家業?!"

這紫禁城作為大明權力中樞地點,一貫號稱"冇有不通風的牆",兼之從太祖朱元璋開端,便冇有"因言開罪"的先例,故而大明的民風非常自在,些許公開的朝局政務也能被官方百姓擺在明麵上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