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遼東事(中)[第2頁/共3頁]
"陛下,不若下旨斥責祖大壽耽擱戰機,但念其馳援瀋陽有功,功過相抵之下不獎不罰,令其於經略麾下服從。"
如本年逾六旬的李如柏早已褪去了年青時的戾氣和崢嶸,也冇有了擁兵自重的精力和底氣。
"李總兵畢竟年齡已高,精力有限,不若將錦州寧遠等地的馬隊合兵一處,同一交由滿桂等人率領,於熊卿家麾下服從.."
無形之間,天子便立於了"不敗之地"。
但當其瞧向天子那雙不容置疑的眸子後,湧至喉嚨處的千言萬語便是被重新嚥了歸去。
但聽了王在晉的闡發以後,他方纔後知後覺的認識到本身的擔憂,究竟有多麼好笑。
見狀,諸位朝臣們紛繁暴露了一抹苦笑,天子這是早有預謀呐。
"天官老成慎重,臣冇有定見。"雖說天子遲遲冇有展露態度,但深諳民氣的方從哲早已明白了天子心中的實在設法,故而在聞聲以後便不假思考的回稟道。
"既如此,大伴便替朕擬旨,"見兵部尚書王在晉"鬆口",神情嚴厲的朱由校便是對勁的點了點頭,隨即便趁熱打鐵的叮嚀道。
生性謹慎的他隻想著求穩,儘量保持遼東現有的局勢,以免此前支出的諸多儘力前功儘棄。
放眼望去,說話之人竟然是一貫寡言少語的詹事府左庶子,孫承宗。
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仍在為大明兢兢業業,燃燒著生射中所剩未幾的光輝。
固然朱由校也信賴,經曆了光陰浸禮的李如柏早已"洗心革麵",不似年青時那般飛揚放肆,應不至於"擁兵自重",但李家於遼東行伍的影響力乃至超越祖家,朱由校實在不敢掉以輕心。
局勢所趨之下,即便東閣大學士韓爌憂心天子如此"霸道"會導致遼東局勢失衡,卻也有力辯駁,隻得不情不肯的躬身應是,心道天子的威勢愈發足了。
比擬較之下,吏部天官的這番談吐倒是最為慎重的"折中"之法。
他必必要將這支尚在抽芽當中的精銳馬隊,緊緊握在手中,以免重蹈本來汗青上的覆轍。
按理來講,作為"文官個人"的一員,他理應義正言辭的回絕天子這一"在理"的要求,以免皇權過火,重現正德年間的舊事。
就當閣臣韓爌麵紅耳赤,下認識想要出聲辯駁的時候,一道略有些遊移的聲音便在世人的耳畔旁響起,也引發了朱由校的主張。
"首輔的意義呢?"稍作沉吟以後,朱由校便將目光投向如有所思的內閣首輔,聲音還是清冷。
天子對他但是有知遇之恩呐!
此話一出,氛圍稍有些劍拔弩張的乾清宮暖閣刹時溫馨了下來,就連兵部尚書王在晉也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不似方纔那般咄咄逼人。
"如果將其逼得狠了,隻怕有適得其反的風險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