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再兼一個禦史![第1頁/共3頁]
而第二道旨意則是給李譜的。
青袍官員戰戰兢兢的把聖旨給宣了。
李譜也冇籌算跟張和雅有甚麼聯絡,走了也就走了。
如許說吧,李譜現在就算是去應天府,應天府尹都得笑著給李譜讓座。
也就站著不對,生受了王複這一禮。
李譜卻不在乎,他笑著問道:“敢問行人貴姓大名?”
李譜有點懵,雖說監察禦史也不過就是七品官,可權力不小,乃至能直接彈劾宰相!
那日朱樉歸去以後,隔日就派人把莊子的地契給送了過來。
待王複起家以後,李譜拍了拍王複的是肩膀。
張和雅?冇聽過,看來也不是甚麼著名的人物。
以是聖旨是直接送到江浦千戶所的臨時駐地的。
“不敢稱尊,下官張和雅。”
若不是李譜兼了江浦千戶所的千戶,王複的官階乃至比李譜還要高!
但是李譜隻傳聞過,外任的封疆大吏偶然候掛禦史銜,是為了更好的辦理部下的官員,可也冇有傳聞過,誰家知縣掛禦史銜啊!
說著,掙開扶著他的兩名流兵,倒頭就拜!
“行人慢走,行人慢走!”
好歹要完成任務的第二階段,把特種兵的教官給搞到手再說。
青袍官員完整傻了,內心已經開端思疑李譜是不是皇家流落在外的後輩了!
“李知縣,不,李禦史,不,李千戶,呃,李私有何指教?”
趴在地上就起不來了。
張和雅從速躬身:“李公說那裡話,下官能來宣旨,也是下官的福分。”
若隻是李譜的聖旨,那李譜天然不會掏錢,可另有王複的呢!
“本來是張行人,你也來了江浦多次,多有勞累了!”
這尼瑪就相稱於給李譜套上了一層BUFF,今後誰如果獲咎了李譜,李譜能夠直接用監察禦史的身份彈劾,並且冇有不敬上官的風險!
張和雅現在視李譜如大水猛獸,那裡敢留下來,藉口還要回宮繳旨,急沖沖的走了。
李譜一愣,如何另有本身的事呢?
清吏司的主官乃是清吏司郎中,員外郎乃是幫手,從五品的出息!
這也是朱元璋的軌製設想,以小製大!
青袍官員都瘋了,李譜身上的官職太多,還都是實職,他還真不曉得該如何稱呼李譜,乾脆叫了一聲李公。
李譜卻一把將青袍官員拉住,固然青袍官員隻是行人司的一個行人,卻也來了好幾趟,說不定下一次朱元璋有聖旨還得是他來宣,這昂首不見低頭見的,彆的不說,姓名還是要問一問的。
然後又另行安設了莊子裡的莊客,幸虧莊子裡莊客也不算多,也就是二十多戶,李譜在鄉裡劃了一些地給他們,又做主免了他們三年的稅賦,此事也就處理了。
王複打動的眼淚又流了下來。
乃是工部四司中的第一司,權柄之大,可想而知。
王複此時的表情已經略微平複了一些,看李譜的眼神也充滿了感激。